2020-07-14

成都社会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

  • 2018年12月14日 10时2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发展取得诸多成就,得益于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成都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各单位扎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对照“三张清单”深入排查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积极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网格整合,加快智能化建设,大力打造“无讼社区”,探索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成都“样本”。市法院聚焦“六大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入选《四川重大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都三度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该奖项的副省级城市。

      社会治理改革稳步推进

      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

      推动高效能社会体系建设

      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推动高效能社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全市网格整合,划分网格15329个,综治、公安、人社、环保、文广新、消防、城管等部门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融合。按照“三张清单”要求,印发了《社会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方案》,认真梳理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社会突出问题,强化风险隐患梳篦排查、分析研判、化解稳控。市人社局启动促进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研究设计,梳理出新经济新业态五大类劳动关系,并对应规范参保方式,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特大城市科学治堵新范式,编制了成都市“中优”五年行动计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完成了《成都市交通模型体系构建》中观模型构建,强化交通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探索“互联网+交通拥堵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出“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交通治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以播放专题片形式,对成都“蓉e行”智慧交通管理等先进做法做了重点推荐。

      建设成都市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实现了安全监管由“间断性检查”向“连续性实时监控”转变、“人为判断”向“智能分析”转变、“事后反应”向“自动响应”转变;构建起科学、系统、可复制、可操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事故预控精准能力和安全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具体负责,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着力构建以繁简分流、轻案快办为前提,以必要充分的庭前准备为基础,以证据“排非”、人证出庭、综合认证为重点,以专业化审判、静默化管控、信息化服务为支撑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操作模式和点上庭审示范、线上类案指导、面上内外协同的改革工作体系,最大限度防范冤假错案,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破解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底数不清、保管不善、移送不畅、处置不力等问题,市委政法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共同参与,按照“集中、集约、规范、高效”原则,全市两级政法部门的内部集中保管场所建设已全面完成,“3+1”涉案财物信息集中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涵盖涉案财物流动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去年以来,成都市司法局建设以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22个区(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干,37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点,4340个“村(社区)法律之家”为触角的四级实体平台,同时打造功能更加健全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成都法网平台,为市民提供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服务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不仅提供法律援助等传统项目,还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

      此外,市法院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获批成立。市检察院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会同市法院进一步明确了公益诉讼的管辖问题。市公安局深入推进警务大数据工程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坚持“诉源治理”打造“无讼社区”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市、区(市)县两级建立起311人的调解专家库,89个特邀调解组织和462名特邀调解员入驻“和合智解”平台,大力打造“无讼社区”。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16万件,调解成功率94.3%;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在创新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健全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打造“1+N”等综合调解平台。鼓励网格员开展“随手调”,进村入户开展矛盾纠纷线索排查与预防化解工作。首创“人民调解员培训学校”,组建人民调解工作培训师资库。制定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公约”,吸纳“新乡贤”参与调解。成都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坚持“诉源治理”,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为贯彻落实市委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和大数据战略,市委政法委牵头推动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雪亮工程”监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多中心合一”,与公安局指挥中心、数字城管中心“并轨运行”。目前,市、区(市)县、乡镇(街道)和3219个村(社区)已完成综治中心建设。持续推动“雪亮工程”建设,今年全市已有794个村完成“雪亮工程”建设任务,累计2956个村完成建设任务,累计新建视频监控探头37413个、视频入户266858户。完善“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功能,与网络理政平台实现对接,规范指挥调度、发现报告、事件办理、联动联勤、分析研判等流程,为平安成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成都市充分发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城市治理中纲举目张的基础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改革创新,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创新管理模式、搭建管理平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有力提升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民生政策改革全面落实

      公安办证:一窗办结 一网通办 一站办好 只跑一次

      “以前需要分别前往好几个地方才能办理完成的事情,现在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就能全部办理完,真的很方便,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拿着自己刚刚办好的户籍证件,家住温江的市民唐女士很高兴。

      让每一个工作、生活在成都的市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成都公安所提供的便捷、高效、快速的服务,是成都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服务窗口所追求的目标。“市民的年龄层次不同,所需求的居住环境也就不同。不论他们在成都市哪个地域范围内居住生活,从登记户籍到办理各类涉及户籍、出入境、车驾管方面的业务,都能就近进行办理,享受快捷方便的服务。”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户籍和证件管理处表示。

      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成都近年来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需到房管局打印“无房证明”、人才交流中心领取集体户内页的流程,整合部门资源、加强信息共享、推行网上信息核验和流转,实现只进公安“一扇门”快速办结。

      优化“成都公安微户政”功能,在政策咨询、在线解答、评估、预审、预约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在线办理户籍业务工作。逐步推广各项业务在线办理功能,届时,市民通过在线材料预审、提交申请后,以邮寄的方式将纸质材料寄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办理完成后再回寄市民。

      推进“公安一站式办证点”建设工作,优化整合户政、治安、出入境、消防、交通等职责,在企业、产业园区等人才集中区域,设置“公安一站式办证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趟。

      建设“成都公安一站式服务办证点”,丰富完善公安互联网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市、区(市)县、所三级办证服务实体架构和网络办证服务虚拟场所,全面打造“点面”和“静动”相结合、“虚拟实体”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都公安窗口服务新体系。

      此外,成都公安主动与企业、院校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情况,为企业、应届毕业生解决集体户设置、人才落户等问题,提前上门服务、集中办理入户业务,主动上门送证,变“只跑一次”为“一次不跑”。

      公安机关主动与各个高校、企业进行对接,让有落户意愿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将入户手续交给学校或企业,由公安机关进行对接,完成入户手续后再将户口本直接发放,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完成落户手续。

      今年5月1日起,成都公安出入境落实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除了此前省公安厅已经公布的举措外,市公安局出入境还落实了多项便民举措。跨省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0天缩短至20天;办理出入境证件没带现金,微信、支付宝就能现场进行支付。申请人因奔丧、治疗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出境参加紧急会议和谈判、签订合同及出国留学报到时间临近、行前证件遗失损毁等紧急事由,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加急办证服务。

      除了公安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户政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群众提供高效、主动、超前、综合服务外,市民政局创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求创新,推动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监管到位、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市安监局大力实施城市安全发展源头治理、双重预控、精细监管、智慧安全、社会共治、应急保障“六大行动”,构筑制度标准、安全监管、风险防控、应急保障“四个体系”,促进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市妇联着力建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持续、深入、专业地打造“巾帼云创”女性创新创业品牌。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社会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

  • 2018年12月14日 10时2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发展取得诸多成就,得益于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成都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各单位扎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对照“三张清单”深入排查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积极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网格整合,加快智能化建设,大力打造“无讼社区”,探索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成都“样本”。市法院聚焦“六大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入选《四川重大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都三度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该奖项的副省级城市。

      社会治理改革稳步推进

      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

      推动高效能社会体系建设

      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推动高效能社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全市网格整合,划分网格15329个,综治、公安、人社、环保、文广新、消防、城管等部门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融合。按照“三张清单”要求,印发了《社会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方案》,认真梳理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社会突出问题,强化风险隐患梳篦排查、分析研判、化解稳控。市人社局启动促进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研究设计,梳理出新经济新业态五大类劳动关系,并对应规范参保方式,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特大城市科学治堵新范式,编制了成都市“中优”五年行动计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完成了《成都市交通模型体系构建》中观模型构建,强化交通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探索“互联网+交通拥堵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出“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交通治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以播放专题片形式,对成都“蓉e行”智慧交通管理等先进做法做了重点推荐。

      建设成都市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实现了安全监管由“间断性检查”向“连续性实时监控”转变、“人为判断”向“智能分析”转变、“事后反应”向“自动响应”转变;构建起科学、系统、可复制、可操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事故预控精准能力和安全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具体负责,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着力构建以繁简分流、轻案快办为前提,以必要充分的庭前准备为基础,以证据“排非”、人证出庭、综合认证为重点,以专业化审判、静默化管控、信息化服务为支撑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操作模式和点上庭审示范、线上类案指导、面上内外协同的改革工作体系,最大限度防范冤假错案,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破解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底数不清、保管不善、移送不畅、处置不力等问题,市委政法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共同参与,按照“集中、集约、规范、高效”原则,全市两级政法部门的内部集中保管场所建设已全面完成,“3+1”涉案财物信息集中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涵盖涉案财物流动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去年以来,成都市司法局建设以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22个区(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干,37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点,4340个“村(社区)法律之家”为触角的四级实体平台,同时打造功能更加健全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成都法网平台,为市民提供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服务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不仅提供法律援助等传统项目,还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

      此外,市法院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获批成立。市检察院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会同市法院进一步明确了公益诉讼的管辖问题。市公安局深入推进警务大数据工程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坚持“诉源治理”打造“无讼社区”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市、区(市)县两级建立起311人的调解专家库,89个特邀调解组织和462名特邀调解员入驻“和合智解”平台,大力打造“无讼社区”。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16万件,调解成功率94.3%;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在创新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健全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打造“1+N”等综合调解平台。鼓励网格员开展“随手调”,进村入户开展矛盾纠纷线索排查与预防化解工作。首创“人民调解员培训学校”,组建人民调解工作培训师资库。制定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公约”,吸纳“新乡贤”参与调解。成都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坚持“诉源治理”,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为贯彻落实市委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和大数据战略,市委政法委牵头推动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雪亮工程”监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多中心合一”,与公安局指挥中心、数字城管中心“并轨运行”。目前,市、区(市)县、乡镇(街道)和3219个村(社区)已完成综治中心建设。持续推动“雪亮工程”建设,今年全市已有794个村完成“雪亮工程”建设任务,累计2956个村完成建设任务,累计新建视频监控探头37413个、视频入户266858户。完善“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功能,与网络理政平台实现对接,规范指挥调度、发现报告、事件办理、联动联勤、分析研判等流程,为平安成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成都市充分发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城市治理中纲举目张的基础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改革创新,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创新管理模式、搭建管理平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有力提升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民生政策改革全面落实

      公安办证:一窗办结 一网通办 一站办好 只跑一次

      “以前需要分别前往好几个地方才能办理完成的事情,现在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就能全部办理完,真的很方便,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拿着自己刚刚办好的户籍证件,家住温江的市民唐女士很高兴。

      让每一个工作、生活在成都的市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成都公安所提供的便捷、高效、快速的服务,是成都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服务窗口所追求的目标。“市民的年龄层次不同,所需求的居住环境也就不同。不论他们在成都市哪个地域范围内居住生活,从登记户籍到办理各类涉及户籍、出入境、车驾管方面的业务,都能就近进行办理,享受快捷方便的服务。”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户籍和证件管理处表示。

      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成都近年来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需到房管局打印“无房证明”、人才交流中心领取集体户内页的流程,整合部门资源、加强信息共享、推行网上信息核验和流转,实现只进公安“一扇门”快速办结。

      优化“成都公安微户政”功能,在政策咨询、在线解答、评估、预审、预约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在线办理户籍业务工作。逐步推广各项业务在线办理功能,届时,市民通过在线材料预审、提交申请后,以邮寄的方式将纸质材料寄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办理完成后再回寄市民。

      推进“公安一站式办证点”建设工作,优化整合户政、治安、出入境、消防、交通等职责,在企业、产业园区等人才集中区域,设置“公安一站式办证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趟。

      建设“成都公安一站式服务办证点”,丰富完善公安互联网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市、区(市)县、所三级办证服务实体架构和网络办证服务虚拟场所,全面打造“点面”和“静动”相结合、“虚拟实体”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都公安窗口服务新体系。

      此外,成都公安主动与企业、院校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情况,为企业、应届毕业生解决集体户设置、人才落户等问题,提前上门服务、集中办理入户业务,主动上门送证,变“只跑一次”为“一次不跑”。

      公安机关主动与各个高校、企业进行对接,让有落户意愿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将入户手续交给学校或企业,由公安机关进行对接,完成入户手续后再将户口本直接发放,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完成落户手续。

      今年5月1日起,成都公安出入境落实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除了此前省公安厅已经公布的举措外,市公安局出入境还落实了多项便民举措。跨省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0天缩短至20天;办理出入境证件没带现金,微信、支付宝就能现场进行支付。申请人因奔丧、治疗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出境参加紧急会议和谈判、签订合同及出国留学报到时间临近、行前证件遗失损毁等紧急事由,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加急办证服务。

      除了公安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户政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群众提供高效、主动、超前、综合服务外,市民政局创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求创新,推动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监管到位、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市安监局大力实施城市安全发展源头治理、双重预控、精细监管、智慧安全、社会共治、应急保障“六大行动”,构筑制度标准、安全监管、风险防控、应急保障“四个体系”,促进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市妇联着力建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持续、深入、专业地打造“巾帼云创”女性创新创业品牌。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