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大力推进农业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 2017年09月11日 11时27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今年小春,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绵阳天空不见烟雾、田间不见黑斑;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78%,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眼下,一场以“两控两减四基本”为重点,向农业面源污染宣战;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保水保肥能力;以种养结合为突破口,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的农业生态环保攻坚风暴正席卷绵阳。

      坚守绿色底线关停与发展同步推进

      涪城区石洞乡戴家村,地处木龙河周边。提起村民陈秀芳,村里几乎家家知晓。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养殖能手,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改变来自陈秀芳的养殖场被划为禁养区。

      绿色底线必须守住。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与利益损失,但陈秀芳迅速作出抉择:卖掉圈舍里所有的生猪,改行养蚕。“既然对环境有影响,那我们就应该支持,不让养就不养。”陈秀芳告诉记者。很快,在多方帮助下,陈秀芳将原先的养殖场改建成养蚕房,通过一系列技术培训,她的养蚕事业快速起步,今年预计有近2万元收入。

      今年以来,涪城区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户)实行全面关停搬迁。针对关停户今后的生计问题,镇乡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后续发展规划:一方面,针对关停户的就业意愿,组织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目前的养殖场设施,因地制宜,帮助关停户发展二三产业,把猪场改成蚕房、厂房、库房等。

      如今,随着一系列整治工作陆续推进,木龙河逐渐重现水清岸绿,碧波荡漾。

      加速绿色转身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手齐抓

      随着农业发展,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内源外源污染叠加,农业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已成为全市农业系统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此,我市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就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作出全面部署。

      目前,12个县市区、园区已全面完成禁养区科学划定并出台了方案,全市重新调整划定禁养区513个,禁养区面积达2493.77平方公里。“今年底前必须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专业户,坚决杜绝畜禽粪污直接排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坚持“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手抓,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

      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全市建成江油市新安农业公园、梓潼县许州天宝蜜柚基地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面积113万亩,实现产值超过240亿元;着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科技、治污等8大体系,加快建设28个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绵阳造”农产品影响力。

      创新六大机制从严从快办结涉农信访件

      连日来,市农业局始终坚持“提高认识、精准施策、明察暗访、强化纪律、绿色发展”的工作原则,创新六大机制,从严从实从快推进农业生态环保问题整改。

      整改的目的在于,决不允许群众举报的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限时整改到位的必须按时完成,对新排查出的问题及时纳入整改清单,迅速整改。为此,市农业局创新建立了分组包县的督办机制、上接下通的联系机制、自动响应的反应机制等6大机制——

      成立迎接督导办案组,办案组全体成员随时待命,做到半小时内集结出动;建立“绵阳市农业环保工作”QQ群和“绵阳市农业环保快速通道”微信群,做到每件信访案件十分钟传达到办件人,交办环节“零差错”;收到举报件后,督办组不需请示,自动配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在整改过程中,市农业局事先收集汇总了各类农业环保污染事件认定和整改标准,不仅提出整改措施,还明确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头上,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全程公开督察动态、信访件办理等工作,做到阳光办案。

      及时通报,限时整改。截至9月7日,市农业局共收到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牵头办理涉农加星件共22件,已办结22件,办结率100%。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大力推进农业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 2017年09月11日 11时27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今年小春,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绵阳天空不见烟雾、田间不见黑斑;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78%,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眼下,一场以“两控两减四基本”为重点,向农业面源污染宣战;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保水保肥能力;以种养结合为突破口,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的农业生态环保攻坚风暴正席卷绵阳。

      坚守绿色底线关停与发展同步推进

      涪城区石洞乡戴家村,地处木龙河周边。提起村民陈秀芳,村里几乎家家知晓。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养殖能手,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改变来自陈秀芳的养殖场被划为禁养区。

      绿色底线必须守住。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与利益损失,但陈秀芳迅速作出抉择:卖掉圈舍里所有的生猪,改行养蚕。“既然对环境有影响,那我们就应该支持,不让养就不养。”陈秀芳告诉记者。很快,在多方帮助下,陈秀芳将原先的养殖场改建成养蚕房,通过一系列技术培训,她的养蚕事业快速起步,今年预计有近2万元收入。

      今年以来,涪城区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户)实行全面关停搬迁。针对关停户今后的生计问题,镇乡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后续发展规划:一方面,针对关停户的就业意愿,组织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目前的养殖场设施,因地制宜,帮助关停户发展二三产业,把猪场改成蚕房、厂房、库房等。

      如今,随着一系列整治工作陆续推进,木龙河逐渐重现水清岸绿,碧波荡漾。

      加速绿色转身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手齐抓

      随着农业发展,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内源外源污染叠加,农业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已成为全市农业系统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此,我市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就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作出全面部署。

      目前,12个县市区、园区已全面完成禁养区科学划定并出台了方案,全市重新调整划定禁养区513个,禁养区面积达2493.77平方公里。“今年底前必须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专业户,坚决杜绝畜禽粪污直接排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坚持“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手抓,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

      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全市建成江油市新安农业公园、梓潼县许州天宝蜜柚基地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面积113万亩,实现产值超过240亿元;着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科技、治污等8大体系,加快建设28个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绵阳造”农产品影响力。

      创新六大机制从严从快办结涉农信访件

      连日来,市农业局始终坚持“提高认识、精准施策、明察暗访、强化纪律、绿色发展”的工作原则,创新六大机制,从严从实从快推进农业生态环保问题整改。

      整改的目的在于,决不允许群众举报的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限时整改到位的必须按时完成,对新排查出的问题及时纳入整改清单,迅速整改。为此,市农业局创新建立了分组包县的督办机制、上接下通的联系机制、自动响应的反应机制等6大机制——

      成立迎接督导办案组,办案组全体成员随时待命,做到半小时内集结出动;建立“绵阳市农业环保工作”QQ群和“绵阳市农业环保快速通道”微信群,做到每件信访案件十分钟传达到办件人,交办环节“零差错”;收到举报件后,督办组不需请示,自动配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在整改过程中,市农业局事先收集汇总了各类农业环保污染事件认定和整改标准,不仅提出整改措施,还明确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头上,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全程公开督察动态、信访件办理等工作,做到阳光办案。

      及时通报,限时整改。截至9月7日,市农业局共收到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牵头办理涉农加星件共22件,已办结22件,办结率100%。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