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全域增绿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 2017年07月11日 14时53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落实中央决策,贯彻省委部署,成都绿色发展步伐坚实,生态保护不遗余力。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做出“全域增绿”的战略部署,将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前不久出台的“成都增绿十条”,对成都未来的增绿规划,作出了具体部署,力争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实施行道树增量提质专项行动,丰富城区花卉色彩,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严守生态红线,有效管护资源……在“变美”的道路上成都正阔步向前,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的美好家园,正一笔一画变成现实。

      增色添彩丰富城市生态景观

      花是成都的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芙蓉、冬天的梅花,一年四季,在成都,赏花都不是一件难事。

      “炎夏雨后月,满园素红碧”,最近,人民公园的荷花开得正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少市民、游客携家带口,在荷花池边尽情观赏。“现在想看花太容易了!漫花庄园的百合花展、新津的梨花溪、植物园的芙蓉花展,还有人民公园的荷花展……”市民正在荷花前聚精会神地拍照,他感叹,“以前想看一些城里不常见的野花,还要到周边去,现在很多街道点位新增了不少鲜花苗木,丰富了城市色彩和花卉品种,让成都变得别有一番风情。”

      最近,成都出台的“成都增绿十条”提出,到2022年,将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如今,漫步在成都街头,除了常见的花卉外,不少原本生长在野外的格桑花、蜀葵,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市花芙蓉增量提质工作也在加紧推进。根据市林园局制定的《市花芙蓉增量提质总体工作方案》,主城区以“两环、两轴、两河、多点”为主线引导芙蓉增量提质建设,在交通要道、城市进出口通道、街头、游园、广场、居住区、城市公园等绿地点状栽植芙蓉,形成分布合理、成片成线、全域可见的“市花”景观。

      全民参与做城市绿色守护者

      如果说把城市道路比喻成一座城市的“客厅”,那么,行道树则是客厅中精美的“家具”。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今年1月,成都市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区行道树增量提质。按照“全面增绿、应栽则栽、见缝插绿”原则,累计新栽植了各类乔木近8万株,远超原先计划的要求。

      行道树增量提质只是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一个缩影。按照“成都增绿十条”要构建五级城市绿化体系的目标,我市将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快改造、完善、提升中心城区骨干通道、滨水绿道、重要节点、重要广场等园林绿化景观。

      通过推进集中建绿、身边增绿,加快建设公园绿地系统,注重打造绿量丰富、绿态鲜明的城市中心公园、区域公园、小游园、小街区绿地等,基本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同时,还将发展立体绿化,推行屋顶绿化、棚架绿化、破墙透绿、立交桥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丰富城市空间绿色层次。预计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将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在这场“全域增绿”的行动中,每一位市民、每一家单位都自觉成为绿色的守护者。市民不仅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植树,还可以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满足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愿望。前不久,成都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首批6个认建认养点位,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认建认养树木。

      筑牢屏障着力夯实生态本底

      良好的生态本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龙门山、龙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具有涵养水分、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

      “成都增绿十条”明确,要按照“生态绿洲、城市绿肺”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将以“两区三带、三湖十园、点网密布”为空间布局结构,严格保护原有森林生态植被、农田阡陌和河流湖库等生态资源,通过森林湿地群、生态植被恢复、生态景观营建、传统村落绿化、生态农林产业园等建设,实现“绿漫山川”绿化满覆盖。力争到2022年,建成5个总规模达8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建成总规模1.7万亩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天府植物园,建设森林绿道、康养步道180公里,建成环山旅游公路270公里,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

      “龙门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核心,拟划市域龙门山脉1464.38平方公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有效整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一定区域范围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加大大熊猫栖息地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力争到2020年,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全球最为著名、最具影响的保护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在龙门山脉,首要的效果是保护了大熊猫,更大的意义在于保护了这片区域内的所有动植物,保护了龙门山这个成都生态屏障。”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声音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你知道吗?

      在炎热的夏季,树冠能够截留太阳辐射而显著地降低气温,冬天树叶的脱落导致增加太阳辐射,反而令人感到温暖。那么,一棵树到底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你了解吗?

      林业专家称,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其生态效益逾19万美元。笔者从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森林以乔木为主体,对PM2.5有很好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并能吸收二氧化硫。一条高15米、宽15米的法桐林带,二氧化硫浓度可降低25%左右。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说,森林在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它能保持涵养水源、防止和减轻风的危害、减弱噪声,此外还能改善气候,缩小并缓和气温变化,并为人类提供物质材料。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亮点点击

      近万株花卉植物为公厕穿上“花衣服”

      红艳艳的三角梅爬上了屋顶,紫盈盈的红花继木、黄绿色的鸭脚木、吊兰、肾蕨长到了墙上……如果没看见“公厕”的牌子,谁能想到,这近万株花卉植物搭配成的缤纷建筑,竟然是一间公共厕所。这座位于菊乐路口的占地63平方米的公厕,在多彩花卉的装扮下增加了123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在成都,像菊乐路口公厕一样穿上“花衣服”的建筑随处可见。武侯祠大街两侧,仿古的重檐小楼顶上,一丛丛紫色的红花继木将身姿探出琉璃瓦,在微风中向锦里的游客热情招手;大业路上,耸入云天的20多层高楼上,赫然栽种着高大的绿树,屋顶种树、墙面“长草”俨然成为成都的一道景观。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让“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盛景早日呈现,我市积极拓展城市绿化新空间,通过加大城区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建设等,丰富了城市空间绿色层次。“立体绿化在基本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绿化空间、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多方面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介绍,接下来,我市还将在立交桥、屋顶围墙、人行天桥等实施立体绿化。

      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按照《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和城市绿化“全面增绿、应栽尽栽、见缝插绿”的要求,我市正着手起草《关于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编制《成都市立体绿化导则》。

      “公共机构所属建筑,在符合建筑规范、满足建筑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实施屋顶绿化。”记者从该《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同时,计划以适宜进行垂直绿化的市政设施建筑墙体、地铁通风设施、屋顶围墙、立交桥及高架桥桥体等建筑、构筑物为重点,在确保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实施各类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墙面绿化、桥柱绿化、围栏绿化、沿口绿化(高架沿口、人行天桥沿口)等。各类市政设施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应与市政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什么是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全域增绿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 2017年07月11日 14时53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落实中央决策,贯彻省委部署,成都绿色发展步伐坚实,生态保护不遗余力。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做出“全域增绿”的战略部署,将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前不久出台的“成都增绿十条”,对成都未来的增绿规划,作出了具体部署,力争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实施行道树增量提质专项行动,丰富城区花卉色彩,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严守生态红线,有效管护资源……在“变美”的道路上成都正阔步向前,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的美好家园,正一笔一画变成现实。

      增色添彩丰富城市生态景观

      花是成都的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芙蓉、冬天的梅花,一年四季,在成都,赏花都不是一件难事。

      “炎夏雨后月,满园素红碧”,最近,人民公园的荷花开得正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少市民、游客携家带口,在荷花池边尽情观赏。“现在想看花太容易了!漫花庄园的百合花展、新津的梨花溪、植物园的芙蓉花展,还有人民公园的荷花展……”市民正在荷花前聚精会神地拍照,他感叹,“以前想看一些城里不常见的野花,还要到周边去,现在很多街道点位新增了不少鲜花苗木,丰富了城市色彩和花卉品种,让成都变得别有一番风情。”

      最近,成都出台的“成都增绿十条”提出,到2022年,将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如今,漫步在成都街头,除了常见的花卉外,不少原本生长在野外的格桑花、蜀葵,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市花芙蓉增量提质工作也在加紧推进。根据市林园局制定的《市花芙蓉增量提质总体工作方案》,主城区以“两环、两轴、两河、多点”为主线引导芙蓉增量提质建设,在交通要道、城市进出口通道、街头、游园、广场、居住区、城市公园等绿地点状栽植芙蓉,形成分布合理、成片成线、全域可见的“市花”景观。

      全民参与做城市绿色守护者

      如果说把城市道路比喻成一座城市的“客厅”,那么,行道树则是客厅中精美的“家具”。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今年1月,成都市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区行道树增量提质。按照“全面增绿、应栽则栽、见缝插绿”原则,累计新栽植了各类乔木近8万株,远超原先计划的要求。

      行道树增量提质只是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一个缩影。按照“成都增绿十条”要构建五级城市绿化体系的目标,我市将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快改造、完善、提升中心城区骨干通道、滨水绿道、重要节点、重要广场等园林绿化景观。

      通过推进集中建绿、身边增绿,加快建设公园绿地系统,注重打造绿量丰富、绿态鲜明的城市中心公园、区域公园、小游园、小街区绿地等,基本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同时,还将发展立体绿化,推行屋顶绿化、棚架绿化、破墙透绿、立交桥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丰富城市空间绿色层次。预计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域成都将初步呈现“绿满蓉城”盛景。

      在这场“全域增绿”的行动中,每一位市民、每一家单位都自觉成为绿色的守护者。市民不仅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植树,还可以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满足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愿望。前不久,成都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首批6个认建认养点位,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认建认养树木。

      筑牢屏障着力夯实生态本底

      良好的生态本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龙门山、龙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具有涵养水分、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

      “成都增绿十条”明确,要按照“生态绿洲、城市绿肺”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将以“两区三带、三湖十园、点网密布”为空间布局结构,严格保护原有森林生态植被、农田阡陌和河流湖库等生态资源,通过森林湿地群、生态植被恢复、生态景观营建、传统村落绿化、生态农林产业园等建设,实现“绿漫山川”绿化满覆盖。力争到2022年,建成5个总规模达8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建成总规模1.7万亩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天府植物园,建设森林绿道、康养步道180公里,建成环山旅游公路270公里,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

      “龙门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核心,拟划市域龙门山脉1464.38平方公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有效整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一定区域范围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加大大熊猫栖息地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力争到2020年,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全球最为著名、最具影响的保护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在龙门山脉,首要的效果是保护了大熊猫,更大的意义在于保护了这片区域内的所有动植物,保护了龙门山这个成都生态屏障。”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声音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你知道吗?

      在炎热的夏季,树冠能够截留太阳辐射而显著地降低气温,冬天树叶的脱落导致增加太阳辐射,反而令人感到温暖。那么,一棵树到底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你了解吗?

      林业专家称,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其生态效益逾19万美元。笔者从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森林以乔木为主体,对PM2.5有很好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并能吸收二氧化硫。一条高15米、宽15米的法桐林带,二氧化硫浓度可降低25%左右。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说,森林在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它能保持涵养水源、防止和减轻风的危害、减弱噪声,此外还能改善气候,缩小并缓和气温变化,并为人类提供物质材料。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亮点点击

      近万株花卉植物为公厕穿上“花衣服”

      红艳艳的三角梅爬上了屋顶,紫盈盈的红花继木、黄绿色的鸭脚木、吊兰、肾蕨长到了墙上……如果没看见“公厕”的牌子,谁能想到,这近万株花卉植物搭配成的缤纷建筑,竟然是一间公共厕所。这座位于菊乐路口的占地63平方米的公厕,在多彩花卉的装扮下增加了123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在成都,像菊乐路口公厕一样穿上“花衣服”的建筑随处可见。武侯祠大街两侧,仿古的重檐小楼顶上,一丛丛紫色的红花继木将身姿探出琉璃瓦,在微风中向锦里的游客热情招手;大业路上,耸入云天的20多层高楼上,赫然栽种着高大的绿树,屋顶种树、墙面“长草”俨然成为成都的一道景观。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让“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盛景早日呈现,我市积极拓展城市绿化新空间,通过加大城区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建设等,丰富了城市空间绿色层次。“立体绿化在基本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绿化空间、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多方面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介绍,接下来,我市还将在立交桥、屋顶围墙、人行天桥等实施立体绿化。

      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按照《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和城市绿化“全面增绿、应栽尽栽、见缝插绿”的要求,我市正着手起草《关于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编制《成都市立体绿化导则》。

      “公共机构所属建筑,在符合建筑规范、满足建筑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实施屋顶绿化。”记者从该《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同时,计划以适宜进行垂直绿化的市政设施建筑墙体、地铁通风设施、屋顶围墙、立交桥及高架桥桥体等建筑、构筑物为重点,在确保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实施各类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墙面绿化、桥柱绿化、围栏绿化、沿口绿化(高架沿口、人行天桥沿口)等。各类市政设施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应与市政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什么是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