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遂宁农业产业大环线串起乡村游

  • 2017年05月18日 09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蓬溪县以天福万象现代农业博览园、智慧农庄体验园两个项目为依托,打造了集休闲、观光、垂钓、赏花、品茶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新业态。向宇 摄



      节庆活动找卖点 差异发展拓空间

      “这些观赏桃花花期长,花色艳丽,明年村里的桃花节将更有看头。”5月11日,遂宁市船山区罗家桥村,村支部副书记刘祖家一早便带着村民打理起沿村环形路两旁栽种的观赏桃树。

      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还不富裕的罗家桥村有了四季不断线的漫山果林,有了方便观光和生产的环山产业路,还有了村口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全村脱贫的希望被点燃。

      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实现节庆活动、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让旅游资源有限的遂宁,在广袤的山野中找到了旅游发展的空间。

      特色旅游聚人气

      桃花红李花白,进入3月,遂宁迎来花期,乡村旅游也进入了黄金期。

      大英县桃花美食节、船山区山地自行车骑游节、射洪县第十九届桃花节……以遂宁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为统揽,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在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鲜花带来的“美丽经济”,不仅让沉寂的乡村热闹起来,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利用卓筒井片区的万亩桃花,大英县今年首次办起了桃花美食节。赏桃花、品美食,节会前3天,3万多游客涌入卓筒井镇,带动消费上百万元,也催生了一大批农家乐开门迎客。

      “节庆带来了人气,如何让他们平时也来逛逛,这才是关键。”已在射洪县城郊太和镇磨嘴村办了18年农家乐的蔡绍云,是射洪县首批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除了关注节庆期间的超高人气,蔡绍云更在意的是节庆后常态化经营时人气何来?

      经过18年的市场洗礼,当年磨嘴村自发办起的十余家农家乐,如今只剩下了蔡绍云一家独存,“平常一天不过四五十人,我老两口就能应付。”

      相较于蔡绍云农家乐的冷清,村里近年来由外来客投资兴办的4家高端农家乐却是另一番热闹。占地20余亩的龙泉山庄,按照“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模式经营,不仅有乡间美食、垂钓娱乐,还可以住宿。

      “节庆活动只能算是开了头,搭了个台,留下节庆带来的人气,还得自己下功夫做出特色。”龙泉山庄负责人说,今年山庄计划继续扩大规模。

      “要从节庆活动中找到市场,关键是要有吸引人气的核心卖点。”遂宁市旅游局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蔡洪安介绍,总结过去几年的办节经验,遂宁已实现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市场化运营,“节庆活动交由市场运作,能及时反应,通过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差异发展的路子来吸引游客。”

      产业先行有底气

      5月8日,遂宁市旅游局规划建设科来了3个人,将一份乡村牧场的旅游发展规划设计递到了科长杨华的面前,请求给予指导。

      “这是请外地设计院搞的规划方案,感觉还是要不得,心头没底啊。”这3人来自遂宁本地一食品加工企业,带来的是准备在安居区建设的一个占地千余亩、投资过亿元的大型乡村牧场旅游项目。

      “先不要想旅游给产业带来什么收益,要提前考虑牧场本身的养殖产业能否先做起来。”翻看过规划设计方案后,杨华很快找到了“心头没底”的症结所在。

      杨华给出建议:牧场的养殖产业要在没有旅游附加的情况下也能独立支撑运转起来,这是这个项目启动的前提。“但在牧场规划建设中,也应把旅游配套考虑进去,前期条件不成熟时,可以给旅游发展预留好空间,后期启动也不迟。”

      以成熟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再将乡村旅游进行恰当嫁接,不仅压缩了乡村旅游的投入风险,同时还增加农业产业项目的附加值。一减一增中,让遂宁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了更多的底气。

      旅游扶贫持续惠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遂宁城郊的船山区仁里镇罗家桥村便自发大面积栽种桃树,全村现有桃树面积1000余亩。但相对单一的产业和较为闭塞的环境,让贫困成了罗家桥村多年甩不掉的尾巴。

      罗家桥村如何脱贫摘帽?船山区为其选定了发展花果经济和乡村旅游的路子。去年3月,船山区首届桃花节在罗家桥村热闹开场,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吸引了5万余名游客进村。

      “家门口的旅游饭,确实有赚头!”以漫山花果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罗家桥村的乡亲尝到了甜头。

      “半月花期,基本上每天都有几千人进村,卖点凉粉也能收入近万元。”刘祖家看到了旅游新业态为村里带来的改变。3月17日,船山区第二届桃花节在罗家桥村热闹开幕。近千亩桃花林,引得游客蜂拥而至,也将全村的旅游收入推向新高。村里贫困户也被发动起来,在家门口做起了小吃,卖起了特产,“旅游是让村民增收的长效产业,今年村里脱贫,没得半点可担心的了。”

      在扶贫开发中融入更多旅游元素,遂宁还将培育更多的“罗家桥村”。

      杨华介绍,遂宁将以全市173公里农业产业大环线为骨架,搭建起新型乡村旅游的大环线。(记者 袁敏)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遂宁农业产业大环线串起乡村游

  • 2017年05月18日 09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蓬溪县以天福万象现代农业博览园、智慧农庄体验园两个项目为依托,打造了集休闲、观光、垂钓、赏花、品茶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新业态。向宇 摄



      节庆活动找卖点 差异发展拓空间

      “这些观赏桃花花期长,花色艳丽,明年村里的桃花节将更有看头。”5月11日,遂宁市船山区罗家桥村,村支部副书记刘祖家一早便带着村民打理起沿村环形路两旁栽种的观赏桃树。

      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还不富裕的罗家桥村有了四季不断线的漫山果林,有了方便观光和生产的环山产业路,还有了村口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全村脱贫的希望被点燃。

      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实现节庆活动、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让旅游资源有限的遂宁,在广袤的山野中找到了旅游发展的空间。

      特色旅游聚人气

      桃花红李花白,进入3月,遂宁迎来花期,乡村旅游也进入了黄金期。

      大英县桃花美食节、船山区山地自行车骑游节、射洪县第十九届桃花节……以遂宁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为统揽,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在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鲜花带来的“美丽经济”,不仅让沉寂的乡村热闹起来,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利用卓筒井片区的万亩桃花,大英县今年首次办起了桃花美食节。赏桃花、品美食,节会前3天,3万多游客涌入卓筒井镇,带动消费上百万元,也催生了一大批农家乐开门迎客。

      “节庆带来了人气,如何让他们平时也来逛逛,这才是关键。”已在射洪县城郊太和镇磨嘴村办了18年农家乐的蔡绍云,是射洪县首批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除了关注节庆期间的超高人气,蔡绍云更在意的是节庆后常态化经营时人气何来?

      经过18年的市场洗礼,当年磨嘴村自发办起的十余家农家乐,如今只剩下了蔡绍云一家独存,“平常一天不过四五十人,我老两口就能应付。”

      相较于蔡绍云农家乐的冷清,村里近年来由外来客投资兴办的4家高端农家乐却是另一番热闹。占地20余亩的龙泉山庄,按照“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模式经营,不仅有乡间美食、垂钓娱乐,还可以住宿。

      “节庆活动只能算是开了头,搭了个台,留下节庆带来的人气,还得自己下功夫做出特色。”龙泉山庄负责人说,今年山庄计划继续扩大规模。

      “要从节庆活动中找到市场,关键是要有吸引人气的核心卖点。”遂宁市旅游局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蔡洪安介绍,总结过去几年的办节经验,遂宁已实现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市场化运营,“节庆活动交由市场运作,能及时反应,通过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差异发展的路子来吸引游客。”

      产业先行有底气

      5月8日,遂宁市旅游局规划建设科来了3个人,将一份乡村牧场的旅游发展规划设计递到了科长杨华的面前,请求给予指导。

      “这是请外地设计院搞的规划方案,感觉还是要不得,心头没底啊。”这3人来自遂宁本地一食品加工企业,带来的是准备在安居区建设的一个占地千余亩、投资过亿元的大型乡村牧场旅游项目。

      “先不要想旅游给产业带来什么收益,要提前考虑牧场本身的养殖产业能否先做起来。”翻看过规划设计方案后,杨华很快找到了“心头没底”的症结所在。

      杨华给出建议:牧场的养殖产业要在没有旅游附加的情况下也能独立支撑运转起来,这是这个项目启动的前提。“但在牧场规划建设中,也应把旅游配套考虑进去,前期条件不成熟时,可以给旅游发展预留好空间,后期启动也不迟。”

      以成熟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再将乡村旅游进行恰当嫁接,不仅压缩了乡村旅游的投入风险,同时还增加农业产业项目的附加值。一减一增中,让遂宁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了更多的底气。

      旅游扶贫持续惠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遂宁城郊的船山区仁里镇罗家桥村便自发大面积栽种桃树,全村现有桃树面积1000余亩。但相对单一的产业和较为闭塞的环境,让贫困成了罗家桥村多年甩不掉的尾巴。

      罗家桥村如何脱贫摘帽?船山区为其选定了发展花果经济和乡村旅游的路子。去年3月,船山区首届桃花节在罗家桥村热闹开场,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吸引了5万余名游客进村。

      “家门口的旅游饭,确实有赚头!”以漫山花果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罗家桥村的乡亲尝到了甜头。

      “半月花期,基本上每天都有几千人进村,卖点凉粉也能收入近万元。”刘祖家看到了旅游新业态为村里带来的改变。3月17日,船山区第二届桃花节在罗家桥村热闹开幕。近千亩桃花林,引得游客蜂拥而至,也将全村的旅游收入推向新高。村里贫困户也被发动起来,在家门口做起了小吃,卖起了特产,“旅游是让村民增收的长效产业,今年村里脱贫,没得半点可担心的了。”

      在扶贫开发中融入更多旅游元素,遂宁还将培育更多的“罗家桥村”。

      杨华介绍,遂宁将以全市173公里农业产业大环线为骨架,搭建起新型乡村旅游的大环线。(记者 袁敏)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