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今年一季度 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9775家

  • 2017年05月10日 11时11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昨(9)日,记者从市科知局获悉,我市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蓬勃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9775家,近三年升规入统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1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着力完善政策、引进培育主体、夯实丰富平台,扭住“抓大、扶小、育新”三大重点,加快壮大企业梯队,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孵化器数量从2013年底的8家增加到52家,孵化总面积从约37万平方米增加到102.8万平方米,入驻孵化企业和服务机构从1000余家增加到3410家;2013年以来,我市保持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占全市每年新增小微企业的20%。

      “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双创’工作推进的思路也是更加清晰明确。”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色、以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和突破口、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依归的发展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形成了以“五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社会化、法治化)和“五抓”(抓链条、抓载体、抓主体、抓活动、抓保障)为特色的重点工作方法,以及“既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又不等不靠各自为政”的组织方式。一方面,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围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这一链条,结合各地发展特色和主要产业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建设服务平台等举措,持续优化“双创”服务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学习培训、积极开

      展各类宣传等形式,不断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

      据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持续精准推动“双创”工作深入开展,总结一套具有科技城“双创”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确保完成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力争突破2000家,累计数动态保持在1万家以上的目标。

      功能完善方面,加快构筑全域众创空间,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专业性的孵化器。坚持孵化器的数量与质量并重,着力提升和完善孵化器功能,建设“互联网+”“孵化+创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器;发挥孵化联盟作用,重点打造示范孵化器和标准孵化器,完善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实现创业全程培育。

      主体培育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支撑我市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生力军;积极用好各项政策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升规入统企业;搭建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优质服务。

      政策保障方面,充分运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和“国有科技型企业股份和分红激励政策”,调动在绵大院大所、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西部人才强市和成德绵创新驱动人才示范区建设,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吸引更多市外资本和人员来绵创新创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今年一季度 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9775家

  • 2017年05月10日 11时11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昨(9)日,记者从市科知局获悉,我市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蓬勃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9775家,近三年升规入统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1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着力完善政策、引进培育主体、夯实丰富平台,扭住“抓大、扶小、育新”三大重点,加快壮大企业梯队,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孵化器数量从2013年底的8家增加到52家,孵化总面积从约37万平方米增加到102.8万平方米,入驻孵化企业和服务机构从1000余家增加到3410家;2013年以来,我市保持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占全市每年新增小微企业的20%。

      “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双创’工作推进的思路也是更加清晰明确。”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色、以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和突破口、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依归的发展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形成了以“五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社会化、法治化)和“五抓”(抓链条、抓载体、抓主体、抓活动、抓保障)为特色的重点工作方法,以及“既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又不等不靠各自为政”的组织方式。一方面,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围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这一链条,结合各地发展特色和主要产业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建设服务平台等举措,持续优化“双创”服务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学习培训、积极开

      展各类宣传等形式,不断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

      据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持续精准推动“双创”工作深入开展,总结一套具有科技城“双创”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确保完成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力争突破2000家,累计数动态保持在1万家以上的目标。

      功能完善方面,加快构筑全域众创空间,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专业性的孵化器。坚持孵化器的数量与质量并重,着力提升和完善孵化器功能,建设“互联网+”“孵化+创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器;发挥孵化联盟作用,重点打造示范孵化器和标准孵化器,完善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实现创业全程培育。

      主体培育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支撑我市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生力军;积极用好各项政策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升规入统企业;搭建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优质服务。

      政策保障方面,充分运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和“国有科技型企业股份和分红激励政策”,调动在绵大院大所、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西部人才强市和成德绵创新驱动人才示范区建设,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吸引更多市外资本和人员来绵创新创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