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南充产业扶贫新路径

  • 2017年03月27日 10时35分
  • 来源: 南充市府
  • 【字体:
  •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

      南充探索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模式,共建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26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实现了已退出贫困村全覆盖,带动1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脱贫奔康产业园区建设。去年入园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南充因地制宜实施“四小”到户工程,让每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并且在脱贫产业规模上发力,集中连片发展脱贫产业带。

      龙头带动、专合社组织、农民主体,解决脱贫奔康产业园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

      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是南充发展脱贫产业的一大创新,并在园区谁来建、怎么建问题上实现了突破。

      针对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应对能力弱、增收门路少”的问题,南充在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上坚持“一园区、一龙头、一主业”,采取“本土孵化一批、归雁回引一批、招商兴建一批”,吸引325家涉农企业和业主大户投资建园,一大批园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带动贫困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参与管护挣工资、入股经营分红利、托养托管得收益、返租倒包增收入。

      南充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差、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采取支部主导、龙头带动、能人领办等方式,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310个,实行规划制定、技术培训、种苗供应、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五统一”,带动15.95万贫困群众对接企业、衔接市场。

      信贷投入增活力、保险托底增信心、封闭运行增效益“三管齐下”,激活园区建设“一池春水”

      针对“金融机构不敢放、贫困群众不敢贷”的问题,南充坚持信贷投入增活力、保险托底增信心、封闭运行增效益“三管齐下”,激活园区建设“一池春水”。用好用活金融扶贫政策,采取免担保、免抵押、免费用、贴利息“三免一贴”的方式,发放小额信贷8.5亿元、扶贫再贷款5.5亿元;探索推广“保险+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引入保险公司开展扶贫贷款保险和特色产业、价格指数、大灾保险,变“赚钱靠天”为“保险托底”;采取贫困群众户贷合用、贷资合作、贷资入社、统贷统用等方式,实现农户贷款集中入园增质增效。

      此外,为支持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南充在贫困村试点设立30万元产业发展风险基金、补助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改变了“撒胡椒面”式的低效扶贫方式,发挥财政资金“酵母”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7亿元。

      “四小”到户工程与脱贫产业带结合,全市产业扶贫基本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通过脱贫奔康产业园,贫困村做大一个产业,贫困户逐步脱贫致富。南充从“点”上突破,因地制宜实施“四小”到户工程,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和小买卖,每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

      “四小到户工程”技术要求不高,基本上有劳力的贫困户都可以发展,短平快,可行又管用。脱贫奔康产业园与“四小到户工程”相结合,全市产业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在发展脱贫产业上,南充并不满足于一村一产业,在整体产业规模上也颇为可观。

      目前,南充已提出“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带动大脱贫”,今年将坚持扩面连线、集中成片、提质增效,结合实施100个现代循环农业园区、100个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00个农业新业态示范样板“三百示范工程”,加快建设西充—南部—仪陇、高坪—蓬安—营山两条脱贫产业示范线,大力支持嘉陵、仪陇、高坪3个摘帽县(区)分别建设15个脱贫现代农业示范村,其余6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0个脱贫现代农业示范村,带动脱贫产业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充产业扶贫新路径

  • 2017年03月27日 10时35分
  • 来源: 南充市府
  •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

      南充探索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模式,共建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26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实现了已退出贫困村全覆盖,带动1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脱贫奔康产业园区建设。去年入园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南充因地制宜实施“四小”到户工程,让每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并且在脱贫产业规模上发力,集中连片发展脱贫产业带。

      龙头带动、专合社组织、农民主体,解决脱贫奔康产业园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

      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是南充发展脱贫产业的一大创新,并在园区谁来建、怎么建问题上实现了突破。

      针对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应对能力弱、增收门路少”的问题,南充在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上坚持“一园区、一龙头、一主业”,采取“本土孵化一批、归雁回引一批、招商兴建一批”,吸引325家涉农企业和业主大户投资建园,一大批园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带动贫困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参与管护挣工资、入股经营分红利、托养托管得收益、返租倒包增收入。

      南充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差、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采取支部主导、龙头带动、能人领办等方式,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310个,实行规划制定、技术培训、种苗供应、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五统一”,带动15.95万贫困群众对接企业、衔接市场。

      信贷投入增活力、保险托底增信心、封闭运行增效益“三管齐下”,激活园区建设“一池春水”

      针对“金融机构不敢放、贫困群众不敢贷”的问题,南充坚持信贷投入增活力、保险托底增信心、封闭运行增效益“三管齐下”,激活园区建设“一池春水”。用好用活金融扶贫政策,采取免担保、免抵押、免费用、贴利息“三免一贴”的方式,发放小额信贷8.5亿元、扶贫再贷款5.5亿元;探索推广“保险+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引入保险公司开展扶贫贷款保险和特色产业、价格指数、大灾保险,变“赚钱靠天”为“保险托底”;采取贫困群众户贷合用、贷资合作、贷资入社、统贷统用等方式,实现农户贷款集中入园增质增效。

      此外,为支持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南充在贫困村试点设立30万元产业发展风险基金、补助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改变了“撒胡椒面”式的低效扶贫方式,发挥财政资金“酵母”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7亿元。

      “四小”到户工程与脱贫产业带结合,全市产业扶贫基本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通过脱贫奔康产业园,贫困村做大一个产业,贫困户逐步脱贫致富。南充从“点”上突破,因地制宜实施“四小”到户工程,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和小买卖,每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

      “四小到户工程”技术要求不高,基本上有劳力的贫困户都可以发展,短平快,可行又管用。脱贫奔康产业园与“四小到户工程”相结合,全市产业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在发展脱贫产业上,南充并不满足于一村一产业,在整体产业规模上也颇为可观。

      目前,南充已提出“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带动大脱贫”,今年将坚持扩面连线、集中成片、提质增效,结合实施100个现代循环农业园区、100个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00个农业新业态示范样板“三百示范工程”,加快建设西充—南部—仪陇、高坪—蓬安—营山两条脱贫产业示范线,大力支持嘉陵、仪陇、高坪3个摘帽县(区)分别建设15个脱贫现代农业示范村,其余6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0个脱贫现代农业示范村,带动脱贫产业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