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016年巴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 2017年02月14日 11时3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民生发展之路上再进发,是巴中“十三五”开局之年最动人的景象。

      “我们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6年伊始,市委书记冯键就为做深做细新一年全市民生工作“画龙点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年来,省十大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和“自选十件民生实事”建设掷地有声推进,惠民好政策接连出台实施,就业率提高、创业平台拓宽、低保标准提高、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新村林立、居民收入增加……回望2016年,全市广大群众分享到了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一项项落地开花的民生工程,升腾起百姓幸福生活的温暖度。

      增投入、兑清单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就业、收入、看病、住居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的体现。

      2016年,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发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市民生指标稳中有升,亮点频现,一份份民生“成绩单”温暖民心。

      收入保持稳增长,腰包没有缩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跑赢全国、全省水平。城乡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62:1下降到2.6:1,差距继续缩小。

      就业好于预期,饭碗有保障。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城镇就业登记失业率低于4.3%。

      消费热度不减,生活更添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7.42亿元,同比增长13%。

      民生持续改善,离不开财政投入的大力倾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投入194.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2.9%,创历史新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百姓的急盼急需,就是民生工作的指向。

      坚持民生优先战略,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各级各部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保障扩面提质。目前,巴中市农合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7%,参合农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72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59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的机制逐步形成。

      看病趋于方便。出台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明确通过建立“7:2:1”补偿机制取代药品加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11项重点医改内容,达到2016年全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2017年初步建立分级诊疗格局,实现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年度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标。

      教育公平得到体现。从2016年起,全市120所城乡学校结对发展,180支“名师支教队”定期深入贫困村小、农村边远薄弱学校送教;全市公办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专门拿出2%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保障房建设驶入快车道,改造农村危房2.38万套,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31120套,完成了313个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安全社区1个。

      环境得到保护。2016年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43亿元,建成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湿地公园、5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1个国家地质公园。“步步见绿、百米见景、500米见园、千米见水”指日可待。

      一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全市民生改善却从未停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份民生答卷,浸透着市委、市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更镌刻着他们坚毅有恒的改革足迹。

      补短板、兜底线 改革破解民生难题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为。一年来,民生改革着重补短板、兜底线,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实招。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补短板是各项改革推进的“稳压器”,也是检验改革综合成效的“刻度表”——

      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追赶小康步伐。2016年,全市投入18.73亿元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到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到市内各县(区)半小时交通圈。

      补上生态保护的短板,化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在“城市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指引下,巴中市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和增彩添绿工程,林网、水网、路网同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补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短板,将重心从“面子”转向“里子”。全年开工建设12366个停车泊位,让城市静态交通的“流浪汉”有家可归。“以前车位紧张,车辆停得到处都是,现在进进出出都方便多了。”巴州区红岩社区居民黄明刚说。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社会政策要托底,“兜底线”锁定重点人群、重点领域。

      扶贫政策靶向精准、力度增大。215个贫困村销号、9.1万人脱贫,2016年巴中市在住房安全、医疗救助和教育扶贫、就业增收、发展集体经济上抓实见效,取得脱贫攻坚战首捷。

      给特殊群体送上更多的温暖。新增民办公共机构养老床位2040张,为80030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一年来,社会救助体系、职业保障制度、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稳稳托住民生的“底”。

      这一年,民生改革更注重统筹协调,寻求共振效应。

      政策并轨在提速。《巴中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出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这些政策助推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与规则公平,进一步夯实社会发展基础。

      改革协同性增强。《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发布后,结合巴中实际,创新制度设计,保护巴河水流域生态环境。12月,巴中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获省人大批准,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年来,不少民生改革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好作用。

      强服务、添活力 让人人都有获得感

      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就可以办营业执照,太方便了!”巴中市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巴中市首批拿到“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的企业。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次削减,简政放权,多方扶持,为创业创新开门铺路。

      2016年初以来,巴中市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税收减免,鼓励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向创投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好政策接二连三,人民追逐梦想更有底气和勇气。数据显示,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1623户。

      “提前在网上提交了相关审查资料,但没想到办件这么迅速。”只花了30分钟,巴中国盛基业集团有限公司外联部主任朱艳就办理好了公司变更资料,“以前至少需要三天。”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强服务、优管理,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巴中智慧政务平台6月正式上线,34个部门222项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受理、受办分离、网上运行、过程管控、限时办结、一窗出件”,老百姓的“云”生活更加方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去年,巴中市投入2.35亿元用于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城市天网、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高清治安卡口建设、图像视频整合应急平台建设及反恐设备购置、公共安全专项设备购置等,提升了城乡治安综合防控能力,推进和谐巴中、平安巴中建设。

      “看病能预约,不用起大早排队;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巴万高速开工、巴中恩阳机场加快建设,过两年到哪儿都方便快捷。”市民张丽说,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社会生活的文明有序,让她觉得像“涨工资”一样幸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让我们为2016年点赞。

      新春走基层,一个个乡村、一条条街道由表及里的变化令人惊喜。新房子、新设施、新广场、新产业,在大巴山深处新建、新兴而起。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2016年,巴中老百姓的生活精彩飞扬。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巴中着力改善民生之路,踏着坚毅的步伐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6年巴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 2017年02月14日 11时30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民生发展之路上再进发,是巴中“十三五”开局之年最动人的景象。

      “我们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6年伊始,市委书记冯键就为做深做细新一年全市民生工作“画龙点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年来,省十大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和“自选十件民生实事”建设掷地有声推进,惠民好政策接连出台实施,就业率提高、创业平台拓宽、低保标准提高、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新村林立、居民收入增加……回望2016年,全市广大群众分享到了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一项项落地开花的民生工程,升腾起百姓幸福生活的温暖度。

      增投入、兑清单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就业、收入、看病、住居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的体现。

      2016年,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发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市民生指标稳中有升,亮点频现,一份份民生“成绩单”温暖民心。

      收入保持稳增长,腰包没有缩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跑赢全国、全省水平。城乡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62:1下降到2.6:1,差距继续缩小。

      就业好于预期,饭碗有保障。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城镇就业登记失业率低于4.3%。

      消费热度不减,生活更添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7.42亿元,同比增长13%。

      民生持续改善,离不开财政投入的大力倾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投入194.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2.9%,创历史新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百姓的急盼急需,就是民生工作的指向。

      坚持民生优先战略,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各级各部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保障扩面提质。目前,巴中市农合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7%,参合农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72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59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的机制逐步形成。

      看病趋于方便。出台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明确通过建立“7:2:1”补偿机制取代药品加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11项重点医改内容,达到2016年全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2017年初步建立分级诊疗格局,实现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年度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标。

      教育公平得到体现。从2016年起,全市120所城乡学校结对发展,180支“名师支教队”定期深入贫困村小、农村边远薄弱学校送教;全市公办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专门拿出2%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保障房建设驶入快车道,改造农村危房2.38万套,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31120套,完成了313个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安全社区1个。

      环境得到保护。2016年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43亿元,建成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湿地公园、5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1个国家地质公园。“步步见绿、百米见景、500米见园、千米见水”指日可待。

      一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全市民生改善却从未停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份民生答卷,浸透着市委、市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更镌刻着他们坚毅有恒的改革足迹。

      补短板、兜底线 改革破解民生难题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为。一年来,民生改革着重补短板、兜底线,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实招。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补短板是各项改革推进的“稳压器”,也是检验改革综合成效的“刻度表”——

      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追赶小康步伐。2016年,全市投入18.73亿元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到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到市内各县(区)半小时交通圈。

      补上生态保护的短板,化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在“城市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指引下,巴中市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和增彩添绿工程,林网、水网、路网同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补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短板,将重心从“面子”转向“里子”。全年开工建设12366个停车泊位,让城市静态交通的“流浪汉”有家可归。“以前车位紧张,车辆停得到处都是,现在进进出出都方便多了。”巴州区红岩社区居民黄明刚说。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社会政策要托底,“兜底线”锁定重点人群、重点领域。

      扶贫政策靶向精准、力度增大。215个贫困村销号、9.1万人脱贫,2016年巴中市在住房安全、医疗救助和教育扶贫、就业增收、发展集体经济上抓实见效,取得脱贫攻坚战首捷。

      给特殊群体送上更多的温暖。新增民办公共机构养老床位2040张,为80030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一年来,社会救助体系、职业保障制度、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稳稳托住民生的“底”。

      这一年,民生改革更注重统筹协调,寻求共振效应。

      政策并轨在提速。《巴中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出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这些政策助推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与规则公平,进一步夯实社会发展基础。

      改革协同性增强。《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发布后,结合巴中实际,创新制度设计,保护巴河水流域生态环境。12月,巴中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获省人大批准,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年来,不少民生改革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好作用。

      强服务、添活力 让人人都有获得感

      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就可以办营业执照,太方便了!”巴中市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巴中市首批拿到“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的企业。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次削减,简政放权,多方扶持,为创业创新开门铺路。

      2016年初以来,巴中市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税收减免,鼓励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向创投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好政策接二连三,人民追逐梦想更有底气和勇气。数据显示,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1623户。

      “提前在网上提交了相关审查资料,但没想到办件这么迅速。”只花了30分钟,巴中国盛基业集团有限公司外联部主任朱艳就办理好了公司变更资料,“以前至少需要三天。”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强服务、优管理,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巴中智慧政务平台6月正式上线,34个部门222项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受理、受办分离、网上运行、过程管控、限时办结、一窗出件”,老百姓的“云”生活更加方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去年,巴中市投入2.35亿元用于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城市天网、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高清治安卡口建设、图像视频整合应急平台建设及反恐设备购置、公共安全专项设备购置等,提升了城乡治安综合防控能力,推进和谐巴中、平安巴中建设。

      “看病能预约,不用起大早排队;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巴万高速开工、巴中恩阳机场加快建设,过两年到哪儿都方便快捷。”市民张丽说,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社会生活的文明有序,让她觉得像“涨工资”一样幸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让我们为2016年点赞。

      新春走基层,一个个乡村、一条条街道由表及里的变化令人惊喜。新房子、新设施、新广场、新产业,在大巴山深处新建、新兴而起。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2016年,巴中老百姓的生活精彩飞扬。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巴中着力改善民生之路,踏着坚毅的步伐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