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泸州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 2016年07月26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200平方公里——

      贯彻落实省委“两个率先”要求,泸州作出在“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决策部署,核心要义就是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美丽泸州。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泸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20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泸州届时将是成渝城市群中仅次于成都和重庆双核以外的第三大城市和四川第二大城市。

      巨大利好,善抓机遇的泸州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建成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

      A

      生态优先,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打底

      进入泸州,满眼苍翠。

      泸州是四川省除成都以外的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除重庆主城区外率先达到“双百”的大城市——2015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0.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20.4万人,并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江城、山城、酒城、港城。

      建设大城市,泸州坚持生态优先。

      经过多年发展,泸州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泸州成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拥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覆盖率达50%。中心城区先后改造、新建了32个城市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0%,已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格局。

      当前,泸州全力以赴建设山水城市,让“绿色发展”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铺路。

      整合资源,泸州发挥好市域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的特点,依托山体、公园、林地,围绕长江、沱江、赤水河等江河湖面,分层次精心布局和打造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融山水于城市之中,嵌城市于山水之间。

      泸州还实施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工程。市上加快合江、叙永、古蔺县城建设,形成辐射市域北部和南部的副中心。培育发展44个基础良好的重点小城镇,健全市域新型城镇体系。

      泸州打造绿色城市的生态风光,构建以城市公园、“两江四岸”为支撑,以道路绿化为骨干,以街头景观为节点,以公共绿地、庭院花圃、楼顶绿化为点缀,以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环境绿化带为呼应,以近郊田园风光为补充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

      在城市规模的扩容上,泸州建设“两江新城”(沱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与老城区错位发展,共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

      B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泸州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动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动能。泸州加快白酒、机械、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发展区、西南地区重要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重要循环型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能源保障基地。坚持纯粮固态酿造,打造“泸州酿”区域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泸州白酒产业在深度调整中走出低谷。今年上半年,酒业同比增长14.17%。传统机械制造业向着高端、智能和信息化发展。高性能智能机器人已经起步。传统化工向着煤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转型发展。在优化发展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及关联企业,推进能源产业集约发展。日前,中海金象高等级润滑油加氢项目已经试生产。这是西南地区首家生产高端润滑油的企业。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创税收亿元以上。到2020年,将实现主营业总产值40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

      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泸州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泸州高新区加快现代医药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此外,泸州还加快建设西南智能电网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数据产业已在泸州高点起步,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四川省信用联社灾备数据中心等项目和九次方等10多家大数据企业已签约入驻泸州大数据产业园。泸州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围绕培育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资源加工、农林产业加工、文化旅游休闲5个产业集群,泸州加快推进西部页岩气开发及装备制造基地、泸州步长生物基地及新药产业化基地、合盛硅业(泸州)西南基地等项目建设。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的拓展和延伸。泸州3大园区沿江布局、错位发展。泸州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白酒产业链相关产业。2015年,3大园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3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0亿元,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当前,泸州正利用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契机,在3大园区基础上“裂变”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标准、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

      C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7月中旬,合江荔枝全面上市。借助泸渝高速公路,从枝头摘下的合江荔枝一个小时后摆进了重庆人的客厅。一到周末,众多重庆市民从重庆市中心出发,涌到合江县天堂坝景区、自怀景区避暑休闲。为了和重庆有更加亲密的接触,合江县专门成立了“融入重庆办”,了解重庆需求,深度融入重庆。

      以此为开端,泸州发挥城市旅游、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优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精现代农业,打造重庆“后花园”“菜篮子”。同时对接“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拓展欧洲物流市场。

      今年初,泸州市主要领导率队到重庆考察,表示将在通道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融入重庆;四川与重庆《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签署刚半年,成渝3大产业走廊之一的石油天然气化工走廊就在泸州“结果”:重庆江津—纳溪集输气管道完工,“渝气入川”大幕在泸开启;再往前推,泸州港与成都青白江签约,联手探索“泸—蓉—新—欧”铁水联运……

      近年来,泸州良好的发展势头、优越的投资环境、宜居的城市环境,已形成对川南、黔北、渝西等周边地区6000万人的服务能力,吸引了碧桂园、恒大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到泸州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外地购房者到泸州置业安居。目前,在泸州中心城区购房的外地人约占10%,在泸州就读的外地学生有5万多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 2016年07月26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200平方公里——

      贯彻落实省委“两个率先”要求,泸州作出在“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决策部署,核心要义就是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美丽泸州。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泸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20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泸州届时将是成渝城市群中仅次于成都和重庆双核以外的第三大城市和四川第二大城市。

      巨大利好,善抓机遇的泸州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建成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

      A

      生态优先,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打底

      进入泸州,满眼苍翠。

      泸州是四川省除成都以外的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除重庆主城区外率先达到“双百”的大城市——2015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0.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20.4万人,并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江城、山城、酒城、港城。

      建设大城市,泸州坚持生态优先。

      经过多年发展,泸州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泸州成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拥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覆盖率达50%。中心城区先后改造、新建了32个城市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0%,已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格局。

      当前,泸州全力以赴建设山水城市,让“绿色发展”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铺路。

      整合资源,泸州发挥好市域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的特点,依托山体、公园、林地,围绕长江、沱江、赤水河等江河湖面,分层次精心布局和打造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融山水于城市之中,嵌城市于山水之间。

      泸州还实施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工程。市上加快合江、叙永、古蔺县城建设,形成辐射市域北部和南部的副中心。培育发展44个基础良好的重点小城镇,健全市域新型城镇体系。

      泸州打造绿色城市的生态风光,构建以城市公园、“两江四岸”为支撑,以道路绿化为骨干,以街头景观为节点,以公共绿地、庭院花圃、楼顶绿化为点缀,以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环境绿化带为呼应,以近郊田园风光为补充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

      在城市规模的扩容上,泸州建设“两江新城”(沱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与老城区错位发展,共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

      B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泸州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动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动能。泸州加快白酒、机械、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发展区、西南地区重要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重要循环型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能源保障基地。坚持纯粮固态酿造,打造“泸州酿”区域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泸州白酒产业在深度调整中走出低谷。今年上半年,酒业同比增长14.17%。传统机械制造业向着高端、智能和信息化发展。高性能智能机器人已经起步。传统化工向着煤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转型发展。在优化发展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及关联企业,推进能源产业集约发展。日前,中海金象高等级润滑油加氢项目已经试生产。这是西南地区首家生产高端润滑油的企业。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创税收亿元以上。到2020年,将实现主营业总产值40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

      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泸州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泸州高新区加快现代医药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此外,泸州还加快建设西南智能电网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数据产业已在泸州高点起步,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四川省信用联社灾备数据中心等项目和九次方等10多家大数据企业已签约入驻泸州大数据产业园。泸州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围绕培育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资源加工、农林产业加工、文化旅游休闲5个产业集群,泸州加快推进西部页岩气开发及装备制造基地、泸州步长生物基地及新药产业化基地、合盛硅业(泸州)西南基地等项目建设。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的拓展和延伸。泸州3大园区沿江布局、错位发展。泸州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白酒产业链相关产业。2015年,3大园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3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0亿元,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当前,泸州正利用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契机,在3大园区基础上“裂变”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标准、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

      C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7月中旬,合江荔枝全面上市。借助泸渝高速公路,从枝头摘下的合江荔枝一个小时后摆进了重庆人的客厅。一到周末,众多重庆市民从重庆市中心出发,涌到合江县天堂坝景区、自怀景区避暑休闲。为了和重庆有更加亲密的接触,合江县专门成立了“融入重庆办”,了解重庆需求,深度融入重庆。

      以此为开端,泸州发挥城市旅游、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优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精现代农业,打造重庆“后花园”“菜篮子”。同时对接“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拓展欧洲物流市场。

      今年初,泸州市主要领导率队到重庆考察,表示将在通道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融入重庆;四川与重庆《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签署刚半年,成渝3大产业走廊之一的石油天然气化工走廊就在泸州“结果”:重庆江津—纳溪集输气管道完工,“渝气入川”大幕在泸开启;再往前推,泸州港与成都青白江签约,联手探索“泸—蓉—新—欧”铁水联运……

      近年来,泸州良好的发展势头、优越的投资环境、宜居的城市环境,已形成对川南、黔北、渝西等周边地区6000万人的服务能力,吸引了碧桂园、恒大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到泸州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外地购房者到泸州置业安居。目前,在泸州中心城区购房的外地人约占10%,在泸州就读的外地学生有5万多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