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七大扶贫攻坚行动 今年泸州75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 2016年12月12日 14时53分
  • 来源: 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昨(9)日,记者从泸州市扶贫移民局获悉,古蔺县丹桂镇普安村等75个村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退出贫困村序列。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贫困村自查申请、乡镇检查、区县复核、市级行业部门(主管部门)验收、市督导组全覆盖核查、第三方评估等程序,目前全市拟退出的75个村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经公示无异议,拟确定其退出贫困村序列。

      今年,我市拟退出贫困村75个:古蔺县22个、叙永县18个、合江县10个、泸县19个、纳溪区4个、龙马潭区2个。

      对此,我市实施生态搬迁和移民安置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等“六个一批”精准扶持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攻坚、生态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七大扶贫攻坚行动,创新推动扶贫主体、目标、资金、项目、责任“五个到乡到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保障“四个到户到人”,以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的。

      在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上,我市在每个贫困村设立30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探索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试点,依托广东温氏集团,在24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建设年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场,市财政给予每个村25万元补助,经营所得收益80%量化到贫困户,剩余收入归入村集体经济;推进就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家庭就业增收渠道,培训贫困人口就业创业1.55万人。

      我市还在全省“五个一批”的基础上,实施了“教育脱贫一批”,将所有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减免保教费范围,加大留守儿童跟踪接力关爱帮扶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已免除3.3万名中学职高在校学生学费,为2.4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此外,泸州完成投资86.83亿元,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措施,为75个贫困村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丹桂镇普安村有648户3132人,做到了“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七大扶贫攻坚行动 今年泸州75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 2016年12月12日 14时53分
  • 来源: 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   昨(9)日,记者从泸州市扶贫移民局获悉,古蔺县丹桂镇普安村等75个村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退出贫困村序列。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贫困村自查申请、乡镇检查、区县复核、市级行业部门(主管部门)验收、市督导组全覆盖核查、第三方评估等程序,目前全市拟退出的75个村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经公示无异议,拟确定其退出贫困村序列。

      今年,我市拟退出贫困村75个:古蔺县22个、叙永县18个、合江县10个、泸县19个、纳溪区4个、龙马潭区2个。

      对此,我市实施生态搬迁和移民安置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等“六个一批”精准扶持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攻坚、生态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七大扶贫攻坚行动,创新推动扶贫主体、目标、资金、项目、责任“五个到乡到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保障“四个到户到人”,以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的。

      在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上,我市在每个贫困村设立30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探索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试点,依托广东温氏集团,在24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建设年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场,市财政给予每个村25万元补助,经营所得收益80%量化到贫困户,剩余收入归入村集体经济;推进就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家庭就业增收渠道,培训贫困人口就业创业1.55万人。

      我市还在全省“五个一批”的基础上,实施了“教育脱贫一批”,将所有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减免保教费范围,加大留守儿童跟踪接力关爱帮扶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已免除3.3万名中学职高在校学生学费,为2.4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此外,泸州完成投资86.83亿元,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措施,为75个贫困村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丹桂镇普安村有648户3132人,做到了“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