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德阳市推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有望实现“十三连增”

  • 2016年10月20日 14时43分
  • 来源: 德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单产、小麦单产、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粮食生产形势较好,预计全年粮食将继续保持增产,有望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增”。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围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先后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近7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000万公斤,建成了广汉连山、中江黄鹿、旌阳黄许等规模上万亩的3大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63万亩次,是全省唯一全部县(市、区)都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的市州。

      落实惠农政策,大力提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旌阳、广汉等地开展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调整完善试点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全市开展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上持续的种粮大户补贴,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粮食规模经营的发展。目前,全市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数量发展到715户,实现规模种粮面积达23万亩,粮食产量达12006万公斤,粮食产值达3亿元以上,全市粮食规模经营呈现总量大、质量好、主体多元、效益显著的发展态势。

      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全市通过深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采取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施用测土配方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等措施,使一批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一批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大面积落实,确保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自2008年以来,全市在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水稻2次创造四川盆地杂交水稻单产新纪录,油菜4次创造全省油菜单产新纪录,玉米2次创造全省夏玉米单产新纪录,小麦单产也不断刷新我市历史新高。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提升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通过农机、农业行政部门合并,实现了农机农艺技术推广整体一盘棋考虑,重点推行农艺简化栽培,以适应机械化生产,重点推动农机专合社和种植专合社进行相互转化,加快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专合社达130余家,农机专合社作业面积达15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5%,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科技应用水平。全市围绕产业需求,建立以科技特派员团队、农业专家大院、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顾问和科技特派员等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一条使科技直接进入农户的新通道。据统计,每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超过450期,培训24万人次以上,印发各种技术资料60万份以上。(记者 许江韵)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德阳市推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有望实现“十三连增”

  • 2016年10月20日 14时43分
  • 来源: 德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单产、小麦单产、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粮食生产形势较好,预计全年粮食将继续保持增产,有望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增”。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围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先后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近7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000万公斤,建成了广汉连山、中江黄鹿、旌阳黄许等规模上万亩的3大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63万亩次,是全省唯一全部县(市、区)都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的市州。

      落实惠农政策,大力提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旌阳、广汉等地开展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调整完善试点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全市开展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上持续的种粮大户补贴,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粮食规模经营的发展。目前,全市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数量发展到715户,实现规模种粮面积达23万亩,粮食产量达12006万公斤,粮食产值达3亿元以上,全市粮食规模经营呈现总量大、质量好、主体多元、效益显著的发展态势。

      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全市通过深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采取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施用测土配方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等措施,使一批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一批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大面积落实,确保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自2008年以来,全市在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水稻2次创造四川盆地杂交水稻单产新纪录,油菜4次创造全省油菜单产新纪录,玉米2次创造全省夏玉米单产新纪录,小麦单产也不断刷新我市历史新高。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提升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通过农机、农业行政部门合并,实现了农机农艺技术推广整体一盘棋考虑,重点推行农艺简化栽培,以适应机械化生产,重点推动农机专合社和种植专合社进行相互转化,加快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专合社达130余家,农机专合社作业面积达15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5%,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科技应用水平。全市围绕产业需求,建立以科技特派员团队、农业专家大院、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顾问和科技特派员等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一条使科技直接进入农户的新通道。据统计,每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超过450期,培训24万人次以上,印发各种技术资料60万份以上。(记者 许江韵)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