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美丽阿坝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2016年10月13日 16时22分
  • 来源: 阿坝州府
  • 【字体:
  •   ——阿坝州加快“‘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纪实

      10月的阿坝,草原泛黄,秋叶飘落,这里正成为秋游最佳旅游目的地。

      从岷江河畔到大金川河流,从高山峡谷到广袤草原,从羌寨山村到藏家新寨……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数据是有力佐证。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阿坝州旅游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4%。骄人的成绩背后,究其原因是“‘三态’融合、‘三微’联动”成效初显。

      近年来,全州上下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全时多元景区格局初步成型”的生动局面。但随着大众旅游常态化、游客需求多元化、市场日趋个性化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着全新挑战,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等理念的提出,赋予了全域旅游全新内涵。如何破解阿坝州旅游发展中夏热冬冷和东强西弱、北热南冷中温等难题,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7月,州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生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

      如今的阿坝,在加快建设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旅游因生态多样而美,因业态丰富而活,因文态纷呈而有味,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切实解决了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具体“干什么、怎么干”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大美阿坝“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步入新时代。

      “三态”融合

      ——美丽阿坝因生态而更美、因业态而更活、因文态而更有味,旅游产业“巨舰”扬帆起航

      年初,“阿坝州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这一重磅喜讯振奋着92万阿坝儿女的心。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7月20日,全州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召开,州委明确提出要突出“三态”融合、注重“三微”联动,聚智聚力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三态”融合、注重“三微”建设步伐一刻也未停止,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多月,如今的阿坝愈发美丽。

      美丽阿坝美在生态。

      “阿坝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方精致的山水,绚丽的自然风光世界闻名,真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在城里根本就看不到这样的风景,生态美景多样,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美景深深打动了我。”

      ……

      “十一”黄金周期间,穿行在阿坝大地,游客对阿坝州生态美景赞不绝口。

      “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围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确立“拓景扩容”、建设“全域、全时、多元旅游”的工作目标。通过拓景扩容建设,阿坝州已形成以世界级景区为支撑,众多景点相串联,“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冰川—大香格里拉—大东女”等整体发力的“多点多极”局面,初步形成了“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沐阳光”,四季风景各异、全域皆有亮点的“全域全时、立体多元”生态旅游格局。

      阿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川西北生物基因库。阿坝州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真正将绿色还给自然、把生态还给自然,努力形成了个性鲜明、生态一流、景观醉美,高端旅游与大众旅游相配套的旅游精品景区。

      美丽阿坝因业态而活。

      “到阿坝州真是太好玩了,旅游业态真多,有适合老人的,有适合小孩的,有适合年轻人的,带着一家老少出门,人人都满意。”

      “可以去四姑娘山徒步登山,可以去九顶山滑雪,可以去松州古城赏灯,可以去乡间摘果……”

      着眼提升业态,完善旅游消费不同形态,阿坝州举措不断。阿坝州积极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个性化、供给精准化的发展态势,对现有旅游六要素的业态体系进行分析、调整、完善,既大力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优化交通环境、协调景观环境,又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运动探险、美食购物、健康养老等旅游产品,随着旅游发展步伐加快,今后将形成以“文、深、慢、漫、精、境”和“文、商、养、学、闲、情、奇”为主的全新旅游业态,延长旅游消费链,让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全域旅游”的平台上充分自主选择。届时,阿坝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真正让游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阿坝旅游因文态而有味。

      溯岷江河而上,顺藏羌文化走廊而行。阿坝高原的浓郁藏羌民族文化让人目不暇接。

      黄泥羌寨、石砌藏寨、艳丽藏羌服装、精致羌绣、博巴森根、卡斯达温、羊皮鼓舞、神秘释比……一踏上阿坝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会被藏羌文化的神秘色彩和元素紧紧包围。

      田园,如诗如画;古镇,典雅别致;羌寨,羌风逸韵;藏寨,底蕴浓厚……近年来,全州形成了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松潘古城、川主寺、漳扎、卓克基、松岗、观音桥、中壤塘……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城镇村寨旅游带,历史文化古镇新寨犹如颗颗鲜艳的珍珠“缀”满阿坝大地。城镇为载体,文化为灵魂,诠释着阿坝厚重的文化。

      着眼培育文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阿坝州找准文旅相融、以文促旅的切入点,围绕深入梳理文脉和文化源流做文章,依托阿坝州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着力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把丰厚文化资源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全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塑造品牌、打响品牌,推动阿坝旅游走向世界。

      “三态”融合成效立竿见影,阿坝旅游“新贵”处处是景。传统景区魅力依旧,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文化旅游备受青睐。到康养之城马尔康呼吸新鲜空气、逃离雾霾的笼罩,到东女故土金川探寻历史迷踪、观梨花胜雪,到吉祥河谷理县与古羌对话、感悟时光沧桑,到高原商城阿坝感受繁荣的高原商业文化、畅游草原……

      绿色美丽阿坝给人以强烈的生态美感;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运动探险、美食购物、健康养老等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初步呈现出以“文、深、慢、漫、精、境”和“商、养、学、闲、情、奇”为主的全新旅游业态,满足着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阿坝大地,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生态好、业态多、文态丰富,“三态”深度融合,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在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中,将有效带动92万阿坝儿女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推动阿坝州旅游高点起步、高位提速、高端冲刺。

      “三态”融合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阿坝州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借势发力,大美阿坝,正快速驶入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三微”联动

      ——全域旅游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吹响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冲锋号”

      10月的阿坝旅游,比往年更加火热!旅游数据再度刷新。

      从“九环线”到“环红经济圈”,从岷江河谷到广袤草原,从国道线到一个个景区……美丽阿坝处处是景,星罗棋布的微景观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景区惹人流连;小菜园旁细品一杯茶,小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小圈舍外与动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微田园中的浓浓乡情洋溢在每位游客心间;方便快捷的道路,完善的旅游设施,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人员,绿色、安全的特色美食,微环境让游客宾至如归。

      阿坝旅游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三微”联动,全域旅游新蓝图更为清晰,大美阿坝画卷更为绚丽。

      全域旅游因微景观建设而拓景扩容愈发美丽。

      “太多的美景,虽小但很精致,不得不增加游览时间。”

      “真的是‘一步一景观,一里一风情’。”“一路走来,看点太多,惊喜不断!”

      ……

      国庆长假期间,行走在阿坝大地,游客对阿坝州“三微”联动赞不绝口。

      阿坝州幅员面积广阔、地理环境特殊、文化绚丽多彩,这让打造微景观具有禀赋的资源优势。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围绕草地生态观光、休闲观光农业以及藏羌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等项目,立足本地实际特点、资源禀赋、人文地理、风情民俗,按照差异化定位、体验式消费、品牌化推广、错位式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打造一些小型景观景点,同步推进花湖等11个景区创4A工作,实现大小景观之间相互辉映、互相衬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美丽阿坝,全域旅游因微田园而拓容。“采摘蔬菜水果、感受喂马劈柴,享受片刻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草原上策马扬鞭、踏花飞驰,这是在其他地方绝对感受不到的风情。”

      ……

      从羌寨水园到藏乡菜地,从农区田园到牧区牧场,阿坝州农牧民群众将农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在山水间感受“世外桃源”。把打造“微田园”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抓手,紧扣体现乡村气息、乡村情趣目标,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好地区的群众在前庭后院栽花种树,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让游客看得到田园风光,听得见鸡鸣犬吠,闻得到瓜果菜香,记得住乡情乡愁。

      美丽阿坝,全域旅游因微环境而更美。山更青、水更绿,路变得更平、更宽,河道变得更干净、更美丽,城市乡村的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服务更热情周到……行进在阿坝大地,处处可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旅游硬件水平的提高极大,使得阿坝州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走进阿坝,您就回到了家。”这是阿坝州服务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的不断加强,阿坝州旅游市场软件水平不断提升,“人人都是微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微环境的改善,使阿坝州旅游环境有了整体的提高。把微环境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契入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围绕“十三五”产业路建设,加快实施全州全域旅游公路规划,切实强化河道整治,逐步恢复河道景观。同时大力加强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阿坝旅游产业软实力。

      随着州委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地项目的加快推进,“三微”联动呈现出阿坝之美,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在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中,将有效带动阿坝各族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推动阿坝州旅游高点起步、高位提速、高端冲刺。

      “三微”联动,增加的是游客的“获得感”,鼓起的是群众的“钱袋子”,成效也初步显现。“十一”黄金周,阿坝州旅游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9亿元。

      据统计分析,236.36万游客人次中,自驾游、自助游客人数据飙升,面对异军突起的自驾游、自助游情况和游客对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州委提出在抓好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同时,必须坚持从“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建设入手的战略布局,从而不断优化旅游的微观品质,不断提升旅游的综合体验价值。

      旅游是游客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行进过程,游客需要和期望的是一次全方位完整而满意的体验。

      如何让游客从进入阿坝州的那一刻起,一路上都能看到别致的风景?不断映入眼帘的微景观,让游客在行进中告别了以往单一枯燥的驾车赶路,能够在沿途就能领略到阿坝州的秀美河山。微景观和大景区串点成线,大小景观之间相互辉映、互相衬托,实现了阿坝州“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使阿坝州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景区”。

      黑水县奶子沟村村民尼尔美在自驾游营地上摆了一个烧烤摊,自驾游营地是当地政府今年投资350万元打造的一处“微景观”,她的摊子虽然不大,但四溢的香气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品尝尼尔美烹制的当地美味。“随着彩林旅游季节的到来,这几天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为游客准备的食材也增加了不少。”尼尔美的烧烤摊在7月初开张,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小小的烧烤摊每天最多可为她带来约500元的收入。

      眼前的幸福得益于党和政府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和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得益于黑水县将景区景点连成线、做成片。如今,过境游客、专程来当地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沿线农牧民群众看好眼前的商机,纷纷在微景观旁摆摊设点挣旅游钱。

      黑水县紧抓“三态”融合、“三微”联动机遇,走上了新型旅游发展之路。河水更清了,村寨更美了,群众的腰包更鼓了,大家对未来的幸福生活满怀信心。

      不仅仅是黑水,各县(市)在全州一盘棋布局下,纷纷行动起来。作为四川后花园,汶川、茂县凭借其优秀的民俗文化打造、交通区位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项目,“冬晒太阳夏避暑,秋摘瓜果春赏花”俨然成为了成都等周边城市很多自驾游旅客的最爱。

      随着“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建设步伐加快,206个项目落地实施,全州各地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乘上全域旅游发展快车,端上旅游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迈向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三态”融合、“三微”联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阿坝州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借势发力,大美阿坝,正快速驶入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美丽阿坝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2016年10月13日 16时22分
  • 来源: 阿坝州府
  •   ——阿坝州加快“‘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纪实

      10月的阿坝,草原泛黄,秋叶飘落,这里正成为秋游最佳旅游目的地。

      从岷江河畔到大金川河流,从高山峡谷到广袤草原,从羌寨山村到藏家新寨……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数据是有力佐证。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阿坝州旅游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4%。骄人的成绩背后,究其原因是“‘三态’融合、‘三微’联动”成效初显。

      近年来,全州上下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全时多元景区格局初步成型”的生动局面。但随着大众旅游常态化、游客需求多元化、市场日趋个性化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着全新挑战,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等理念的提出,赋予了全域旅游全新内涵。如何破解阿坝州旅游发展中夏热冬冷和东强西弱、北热南冷中温等难题,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7月,州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生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

      如今的阿坝,在加快建设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旅游因生态多样而美,因业态丰富而活,因文态纷呈而有味,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切实解决了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具体“干什么、怎么干”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大美阿坝“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步入新时代。

      “三态”融合

      ——美丽阿坝因生态而更美、因业态而更活、因文态而更有味,旅游产业“巨舰”扬帆起航

      年初,“阿坝州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这一重磅喜讯振奋着92万阿坝儿女的心。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7月20日,全州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召开,州委明确提出要突出“三态”融合、注重“三微”联动,聚智聚力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三态”融合、注重“三微”建设步伐一刻也未停止,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多月,如今的阿坝愈发美丽。

      美丽阿坝美在生态。

      “阿坝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方精致的山水,绚丽的自然风光世界闻名,真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在城里根本就看不到这样的风景,生态美景多样,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美景深深打动了我。”

      ……

      “十一”黄金周期间,穿行在阿坝大地,游客对阿坝州生态美景赞不绝口。

      “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围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确立“拓景扩容”、建设“全域、全时、多元旅游”的工作目标。通过拓景扩容建设,阿坝州已形成以世界级景区为支撑,众多景点相串联,“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冰川—大香格里拉—大东女”等整体发力的“多点多极”局面,初步形成了“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沐阳光”,四季风景各异、全域皆有亮点的“全域全时、立体多元”生态旅游格局。

      阿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川西北生物基因库。阿坝州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真正将绿色还给自然、把生态还给自然,努力形成了个性鲜明、生态一流、景观醉美,高端旅游与大众旅游相配套的旅游精品景区。

      美丽阿坝因业态而活。

      “到阿坝州真是太好玩了,旅游业态真多,有适合老人的,有适合小孩的,有适合年轻人的,带着一家老少出门,人人都满意。”

      “可以去四姑娘山徒步登山,可以去九顶山滑雪,可以去松州古城赏灯,可以去乡间摘果……”

      着眼提升业态,完善旅游消费不同形态,阿坝州举措不断。阿坝州积极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个性化、供给精准化的发展态势,对现有旅游六要素的业态体系进行分析、调整、完善,既大力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优化交通环境、协调景观环境,又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运动探险、美食购物、健康养老等旅游产品,随着旅游发展步伐加快,今后将形成以“文、深、慢、漫、精、境”和“文、商、养、学、闲、情、奇”为主的全新旅游业态,延长旅游消费链,让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全域旅游”的平台上充分自主选择。届时,阿坝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真正让游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阿坝旅游因文态而有味。

      溯岷江河而上,顺藏羌文化走廊而行。阿坝高原的浓郁藏羌民族文化让人目不暇接。

      黄泥羌寨、石砌藏寨、艳丽藏羌服装、精致羌绣、博巴森根、卡斯达温、羊皮鼓舞、神秘释比……一踏上阿坝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会被藏羌文化的神秘色彩和元素紧紧包围。

      田园,如诗如画;古镇,典雅别致;羌寨,羌风逸韵;藏寨,底蕴浓厚……近年来,全州形成了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松潘古城、川主寺、漳扎、卓克基、松岗、观音桥、中壤塘……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城镇村寨旅游带,历史文化古镇新寨犹如颗颗鲜艳的珍珠“缀”满阿坝大地。城镇为载体,文化为灵魂,诠释着阿坝厚重的文化。

      着眼培育文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阿坝州找准文旅相融、以文促旅的切入点,围绕深入梳理文脉和文化源流做文章,依托阿坝州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着力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把丰厚文化资源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全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塑造品牌、打响品牌,推动阿坝旅游走向世界。

      “三态”融合成效立竿见影,阿坝旅游“新贵”处处是景。传统景区魅力依旧,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文化旅游备受青睐。到康养之城马尔康呼吸新鲜空气、逃离雾霾的笼罩,到东女故土金川探寻历史迷踪、观梨花胜雪,到吉祥河谷理县与古羌对话、感悟时光沧桑,到高原商城阿坝感受繁荣的高原商业文化、畅游草原……

      绿色美丽阿坝给人以强烈的生态美感;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运动探险、美食购物、健康养老等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初步呈现出以“文、深、慢、漫、精、境”和“商、养、学、闲、情、奇”为主的全新旅游业态,满足着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阿坝大地,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生态好、业态多、文态丰富,“三态”深度融合,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在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中,将有效带动92万阿坝儿女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推动阿坝州旅游高点起步、高位提速、高端冲刺。

      “三态”融合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阿坝州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借势发力,大美阿坝,正快速驶入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三微”联动

      ——全域旅游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吹响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冲锋号”

      10月的阿坝旅游,比往年更加火热!旅游数据再度刷新。

      从“九环线”到“环红经济圈”,从岷江河谷到广袤草原,从国道线到一个个景区……美丽阿坝处处是景,星罗棋布的微景观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景区惹人流连;小菜园旁细品一杯茶,小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小圈舍外与动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微田园中的浓浓乡情洋溢在每位游客心间;方便快捷的道路,完善的旅游设施,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人员,绿色、安全的特色美食,微环境让游客宾至如归。

      阿坝旅游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三微”联动,全域旅游新蓝图更为清晰,大美阿坝画卷更为绚丽。

      全域旅游因微景观建设而拓景扩容愈发美丽。

      “太多的美景,虽小但很精致,不得不增加游览时间。”

      “真的是‘一步一景观,一里一风情’。”“一路走来,看点太多,惊喜不断!”

      ……

      国庆长假期间,行走在阿坝大地,游客对阿坝州“三微”联动赞不绝口。

      阿坝州幅员面积广阔、地理环境特殊、文化绚丽多彩,这让打造微景观具有禀赋的资源优势。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围绕草地生态观光、休闲观光农业以及藏羌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等项目,立足本地实际特点、资源禀赋、人文地理、风情民俗,按照差异化定位、体验式消费、品牌化推广、错位式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打造一些小型景观景点,同步推进花湖等11个景区创4A工作,实现大小景观之间相互辉映、互相衬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美丽阿坝,全域旅游因微田园而拓容。“采摘蔬菜水果、感受喂马劈柴,享受片刻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草原上策马扬鞭、踏花飞驰,这是在其他地方绝对感受不到的风情。”

      ……

      从羌寨水园到藏乡菜地,从农区田园到牧区牧场,阿坝州农牧民群众将农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在山水间感受“世外桃源”。把打造“微田园”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抓手,紧扣体现乡村气息、乡村情趣目标,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好地区的群众在前庭后院栽花种树,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让游客看得到田园风光,听得见鸡鸣犬吠,闻得到瓜果菜香,记得住乡情乡愁。

      美丽阿坝,全域旅游因微环境而更美。山更青、水更绿,路变得更平、更宽,河道变得更干净、更美丽,城市乡村的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服务更热情周到……行进在阿坝大地,处处可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旅游硬件水平的提高极大,使得阿坝州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走进阿坝,您就回到了家。”这是阿坝州服务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的不断加强,阿坝州旅游市场软件水平不断提升,“人人都是微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微环境的改善,使阿坝州旅游环境有了整体的提高。把微环境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契入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围绕“十三五”产业路建设,加快实施全州全域旅游公路规划,切实强化河道整治,逐步恢复河道景观。同时大力加强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阿坝旅游产业软实力。

      随着州委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地项目的加快推进,“三微”联动呈现出阿坝之美,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在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中,将有效带动阿坝各族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推动阿坝州旅游高点起步、高位提速、高端冲刺。

      “三微”联动,增加的是游客的“获得感”,鼓起的是群众的“钱袋子”,成效也初步显现。“十一”黄金周,阿坝州旅游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9亿元。

      据统计分析,236.36万游客人次中,自驾游、自助游客人数据飙升,面对异军突起的自驾游、自助游情况和游客对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州委提出在抓好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同时,必须坚持从“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建设入手的战略布局,从而不断优化旅游的微观品质,不断提升旅游的综合体验价值。

      旅游是游客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行进过程,游客需要和期望的是一次全方位完整而满意的体验。

      如何让游客从进入阿坝州的那一刻起,一路上都能看到别致的风景?不断映入眼帘的微景观,让游客在行进中告别了以往单一枯燥的驾车赶路,能够在沿途就能领略到阿坝州的秀美河山。微景观和大景区串点成线,大小景观之间相互辉映、互相衬托,实现了阿坝州“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使阿坝州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景区”。

      黑水县奶子沟村村民尼尔美在自驾游营地上摆了一个烧烤摊,自驾游营地是当地政府今年投资350万元打造的一处“微景观”,她的摊子虽然不大,但四溢的香气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品尝尼尔美烹制的当地美味。“随着彩林旅游季节的到来,这几天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为游客准备的食材也增加了不少。”尼尔美的烧烤摊在7月初开张,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小小的烧烤摊每天最多可为她带来约500元的收入。

      眼前的幸福得益于党和政府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和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得益于黑水县将景区景点连成线、做成片。如今,过境游客、专程来当地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沿线农牧民群众看好眼前的商机,纷纷在微景观旁摆摊设点挣旅游钱。

      黑水县紧抓“三态”融合、“三微”联动机遇,走上了新型旅游发展之路。河水更清了,村寨更美了,群众的腰包更鼓了,大家对未来的幸福生活满怀信心。

      不仅仅是黑水,各县(市)在全州一盘棋布局下,纷纷行动起来。作为四川后花园,汶川、茂县凭借其优秀的民俗文化打造、交通区位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项目,“冬晒太阳夏避暑,秋摘瓜果春赏花”俨然成为了成都等周边城市很多自驾游旅客的最爱。

      随着“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建设步伐加快,206个项目落地实施,全州各地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乘上全域旅游发展快车,端上旅游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迈向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三态”融合、“三微”联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阿坝州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借势发力,大美阿坝,正快速驶入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