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强化服务 促进升级——壮大民营经济的成都方式

  • 2014年09月28日 08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9月26日,成都民营企业家再次与成都市政府领导以“一对一”座谈的方式见面。自2013年4月首次面对面座谈以来,现今进行到第七次,形成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惯例。

      主动向民营企业家张开臂膀,邀请他们“倒苦水”、“提建议”,反映出成都的发展理念之变:只有服务好民营企业,才能发展好民营经济。

      今年以来,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政策之窗的不断洞开,使成都民营经济如沐春风,奋蹄疾驰。

      今年1—6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29.78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48.1%,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成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有27.29万户之多。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民营经济在推动成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同样得益于发展民营经济,依靠民营企业,成都在实施“五大兴市战略”、“打造西部核心增长极”进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来自座谈会的信号——

      服务好民营企业,发展好民营经济

      召开民企座谈会,是成都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的风向标。

      与一般枯燥的座谈会不同,成都采用了“一对一”的座谈方式:一个企业家对话一个市领导。实质上是“一对多”,市领导把企业所在地、所属行业分管部门、问题所涉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召集在一起,集中听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每季度座谈会前,负责组织会议的成都市经信委,公开广泛地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邀请。而且,座谈会明确“不谈大道理,只反映实际问题”。有些准备来“表扬”政府的企业,因而未能入选。

      这种市领导扮演医生角色,“望闻问切”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方式,受到民营企业家的“追捧”。好评如潮,建立在“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的成效之上。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座谈会上的问题,绝不允许回避,也不允许推诿拖延,让服务意识的良好口碑在更多民营企业中相传。”

      在第一次座谈会中,40户企业反映的11大类94项问题,基本得到妥善处理,企业满意率达96.8%。第二次座谈会收集到8大类52项问题及建议,企业满意率达96.1%。

      2013年9月28日,成都如期召开第三次座谈会,这不仅标志着政府兑现了每季度座谈一次的承诺,而且在座谈后的政府总结会上,要求把制度化成果向下延伸,进而也在区(市)县建立类似的座谈会制度。同时,将座谈会确定的重大事项办理情况,纳入目标考核。

      这直接带来一个“后果”。第四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只来了23家民营企业和商会代表,数量较前两次有所减少。据会议组织者分析,很多企业要反映的问题在区(市)县一级座谈会上便已得到妥善解决。

      成都市另一个座谈会——外商企业座谈会,已连续16年不间断召开了56次。成都市领导希望民企座谈会同样持之以恒,不仅邀请更多“新面孔”来反映问题,还要通过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解决一个企业问题,把若干部门召集在一起,看似效率不高,却是一个营造优质政府服务环境的积极信号。在成都执政者看来,政务服务的潜力,就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潜力。

      有多大的潜力,先看有多大的基础;有多远的未来,先看有多强的活力。

      2013年底,成都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84.21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企业24.8万户,同比增长11.34%;个体工商户91.5万户,同比增长9.1%。可以说,民营经济撑起了全市经济发展半壁江山。

      成都市认为,只有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地做好市场准入,才能让民营企业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在促进经济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只有让民营企业充分了解政策,才能更好地用好用活现有政策,最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潜在动能;只有重诚信、讲承诺,才能获得民营企业更大信任,赢得更好口碑,形成“以商招商”的放大效应。

      制定9大政策“清单”——

      利好做加法,负担做减法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市率先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充分利用多种统计信息渠道,不仅能监测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规模及构成、对当前经济增长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准确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状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换句话说,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政策、资金、人才、法制保障,需要“对症下药”。

      今年3月,成都开出2014版“药方”。在其发布的《2014年成都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中,提出了9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涵盖促进资本融合、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务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加强融资服务、鼓励创业兴业、支持拓展市场、支持做优做强、引导规范发展等内容。

      《措施》提出,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的原则,支持民间资金进入更广领域,教育、文化、卫生、电力、供水、燃气、交通七大公共领域部门将制定明确的年度开放计划,具体到项目,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在竞争领域中,成都将不局限控股地位,选择有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向民营企业出售。

      按此路线图,今年上半年,成都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五个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宽松的融资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便捷的社会化服务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实现权力清单、服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单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公私合作”(PPP)、建设—运营—移交(BOT)等模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格条件,给予小微企业6%—10%的价格扣除,允许其组建联合体投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市财政也向民营经济倾斜,2013-2014年安排了2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亿元作为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重点解决成长型民营企业续贷、承兑汇票、出口退税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题。

      如果说营造“五个环境”,是在做加法,那么减轻企业负担则是在做减法。

      今年上半年,成都对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小微企业,将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0.6%降为0.3%;对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小微企业,允许申请缓缴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费。

      取消和停收了“绿化异地建设费”等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产品检验检测收费”、“城管占道收费”等收费标准,继续实施对小微企业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为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成都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课题组,联合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相关专家,在深入走访企业、多次组织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市民营企业负担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壁垒的调研报告》,这为进一步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市场环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以产业升级促民企转型——

      工业“新版图”,机遇“新蓝图”

      今年6月14日,成都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新津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R1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西部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与之相关的一个信息是,在当月四川党政代表团访问德国时,随行的民企新筑路桥与西门子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有轨电车的电气系统集成技术与产品研发。

      民营经济是成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成都市更希望它是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中的“中坚力量”。

      很多企业已崭露头角。成都易态科技的新型膜技术,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PM2.5治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焊宝玛更是闯进了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业机器人生产领域,帮助武汉东风风神汽车厂建立了10条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

      尽管近年来成都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成都的自我评价却是:产业门类齐全但主业不强,企业数量较多但龙头企业较少,区县产业集聚态势不断加快但发展不均衡,工业增速较快但发展后劲不足,科技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的科技驱动不足。

      如何打造工业经济的“升级版”?今年以来,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家们耳熟能详,这也可看做是民营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投资“清单”。

      成都提出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汽车产业等被纳入突出发展产业之列,将被打造成为引领工业发展的火车头。

      随着近10年IT巨鳄入川,成都已初步建成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增长极。在此产业壮大过程中,民营企业也由小到大,渐成“气候”。

      迈普公司凭借多项发明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其系列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这样的IT企业新秀,还有恒图科技、海豚浏览器、品果科技……目前仅软件人才在成都就聚集了超过了15万人。

      成都高新区的互联网大厦内,汇聚着100多家从事移动互联网软件和硬件开发的民营企业,这里也是高新区提出“三次创业”、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基地之一。

      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则为民营企业规划出了新一轮的机遇版图。随着航天航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正使一批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舰驶入蓝海。

      为了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牢牢把握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民企新阵容——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枝繁叶茂

      为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成都市经信委强化服务职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好务,为全市工业经济市场主体服好务,为工业经济发展载体服好务。

      从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从项目促建、产业发展到园区建设、要素保障,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到中小企业扶持计划,从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到“两化融合”、“两化”互动发展,“成都服务”细化到每一步融入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中。

      成都精细筛选了一批符合产业主攻方向、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重点扶持。开展了2014年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正在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其之所以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拥有一批世界级企业,而且还拥有大量的技术领先、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就市场主体而言,“服务好”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帮助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成都提出要在2014年培育“小巨人”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500户,培育新上规模(限额)以上企业300户。

      为此,除了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外,成都还构建起了包括信用、融资担保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三大服务体系”。如,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担保机构的代偿给予20%-30%补助。

      8月底,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仅有13家川企上榜。要涌现更多像新希望、通威、科伦药业等一样的知名民营企业,关键在企业家。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时常有“两种需要”:既需要开拓思维、提升眼界,也需要与沿海和国外发达地区的优秀民企加强交流。

      成都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推动专业服务机构与民营企业进行服务对接。如,享受财政补贴的“总裁班”,与北京大学合办“北京大学成都市成长型企业家学堂”,仅2013年就培训了150名企业家。

      成都市本级每年还拿出1.2亿元引才专项资金,同步带动区(市)县设立配套资金6.3亿元,撬动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近50亿元社会资金跟进扶持,用于实施“成都人才计划”,帮助“高精尖”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张守帅)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强化服务 促进升级——壮大民营经济的成都方式

  • 2014年09月28日 08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9月26日,成都民营企业家再次与成都市政府领导以“一对一”座谈的方式见面。自2013年4月首次面对面座谈以来,现今进行到第七次,形成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惯例。

      主动向民营企业家张开臂膀,邀请他们“倒苦水”、“提建议”,反映出成都的发展理念之变:只有服务好民营企业,才能发展好民营经济。

      今年以来,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政策之窗的不断洞开,使成都民营经济如沐春风,奋蹄疾驰。

      今年1—6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29.78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48.1%,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成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有27.29万户之多。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民营经济在推动成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同样得益于发展民营经济,依靠民营企业,成都在实施“五大兴市战略”、“打造西部核心增长极”进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来自座谈会的信号——

      服务好民营企业,发展好民营经济

      召开民企座谈会,是成都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的风向标。

      与一般枯燥的座谈会不同,成都采用了“一对一”的座谈方式:一个企业家对话一个市领导。实质上是“一对多”,市领导把企业所在地、所属行业分管部门、问题所涉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召集在一起,集中听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每季度座谈会前,负责组织会议的成都市经信委,公开广泛地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邀请。而且,座谈会明确“不谈大道理,只反映实际问题”。有些准备来“表扬”政府的企业,因而未能入选。

      这种市领导扮演医生角色,“望闻问切”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方式,受到民营企业家的“追捧”。好评如潮,建立在“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的成效之上。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座谈会上的问题,绝不允许回避,也不允许推诿拖延,让服务意识的良好口碑在更多民营企业中相传。”

      在第一次座谈会中,40户企业反映的11大类94项问题,基本得到妥善处理,企业满意率达96.8%。第二次座谈会收集到8大类52项问题及建议,企业满意率达96.1%。

      2013年9月28日,成都如期召开第三次座谈会,这不仅标志着政府兑现了每季度座谈一次的承诺,而且在座谈后的政府总结会上,要求把制度化成果向下延伸,进而也在区(市)县建立类似的座谈会制度。同时,将座谈会确定的重大事项办理情况,纳入目标考核。

      这直接带来一个“后果”。第四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只来了23家民营企业和商会代表,数量较前两次有所减少。据会议组织者分析,很多企业要反映的问题在区(市)县一级座谈会上便已得到妥善解决。

      成都市另一个座谈会——外商企业座谈会,已连续16年不间断召开了56次。成都市领导希望民企座谈会同样持之以恒,不仅邀请更多“新面孔”来反映问题,还要通过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解决一个企业问题,把若干部门召集在一起,看似效率不高,却是一个营造优质政府服务环境的积极信号。在成都执政者看来,政务服务的潜力,就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潜力。

      有多大的潜力,先看有多大的基础;有多远的未来,先看有多强的活力。

      2013年底,成都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84.21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企业24.8万户,同比增长11.34%;个体工商户91.5万户,同比增长9.1%。可以说,民营经济撑起了全市经济发展半壁江山。

      成都市认为,只有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地做好市场准入,才能让民营企业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在促进经济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只有让民营企业充分了解政策,才能更好地用好用活现有政策,最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潜在动能;只有重诚信、讲承诺,才能获得民营企业更大信任,赢得更好口碑,形成“以商招商”的放大效应。

      制定9大政策“清单”——

      利好做加法,负担做减法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市率先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充分利用多种统计信息渠道,不仅能监测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规模及构成、对当前经济增长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准确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状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换句话说,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政策、资金、人才、法制保障,需要“对症下药”。

      今年3月,成都开出2014版“药方”。在其发布的《2014年成都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中,提出了9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涵盖促进资本融合、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务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加强融资服务、鼓励创业兴业、支持拓展市场、支持做优做强、引导规范发展等内容。

      《措施》提出,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的原则,支持民间资金进入更广领域,教育、文化、卫生、电力、供水、燃气、交通七大公共领域部门将制定明确的年度开放计划,具体到项目,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在竞争领域中,成都将不局限控股地位,选择有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向民营企业出售。

      按此路线图,今年上半年,成都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五个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宽松的融资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便捷的社会化服务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实现权力清单、服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单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公私合作”(PPP)、建设—运营—移交(BOT)等模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格条件,给予小微企业6%—10%的价格扣除,允许其组建联合体投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市财政也向民营经济倾斜,2013-2014年安排了2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亿元作为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重点解决成长型民营企业续贷、承兑汇票、出口退税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题。

      如果说营造“五个环境”,是在做加法,那么减轻企业负担则是在做减法。

      今年上半年,成都对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小微企业,将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0.6%降为0.3%;对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小微企业,允许申请缓缴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费。

      取消和停收了“绿化异地建设费”等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产品检验检测收费”、“城管占道收费”等收费标准,继续实施对小微企业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为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成都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课题组,联合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相关专家,在深入走访企业、多次组织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市民营企业负担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壁垒的调研报告》,这为进一步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市场环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以产业升级促民企转型——

      工业“新版图”,机遇“新蓝图”

      今年6月14日,成都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新津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R1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西部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与之相关的一个信息是,在当月四川党政代表团访问德国时,随行的民企新筑路桥与西门子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有轨电车的电气系统集成技术与产品研发。

      民营经济是成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成都市更希望它是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中的“中坚力量”。

      很多企业已崭露头角。成都易态科技的新型膜技术,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PM2.5治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焊宝玛更是闯进了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业机器人生产领域,帮助武汉东风风神汽车厂建立了10条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

      尽管近年来成都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成都的自我评价却是:产业门类齐全但主业不强,企业数量较多但龙头企业较少,区县产业集聚态势不断加快但发展不均衡,工业增速较快但发展后劲不足,科技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的科技驱动不足。

      如何打造工业经济的“升级版”?今年以来,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家们耳熟能详,这也可看做是民营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投资“清单”。

      成都提出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汽车产业等被纳入突出发展产业之列,将被打造成为引领工业发展的火车头。

      随着近10年IT巨鳄入川,成都已初步建成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增长极。在此产业壮大过程中,民营企业也由小到大,渐成“气候”。

      迈普公司凭借多项发明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其系列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这样的IT企业新秀,还有恒图科技、海豚浏览器、品果科技……目前仅软件人才在成都就聚集了超过了15万人。

      成都高新区的互联网大厦内,汇聚着100多家从事移动互联网软件和硬件开发的民营企业,这里也是高新区提出“三次创业”、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基地之一。

      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则为民营企业规划出了新一轮的机遇版图。随着航天航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正使一批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舰驶入蓝海。

      为了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牢牢把握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民企新阵容——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枝繁叶茂

      为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成都市经信委强化服务职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好务,为全市工业经济市场主体服好务,为工业经济发展载体服好务。

      从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从项目促建、产业发展到园区建设、要素保障,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到中小企业扶持计划,从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到“两化融合”、“两化”互动发展,“成都服务”细化到每一步融入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中。

      成都精细筛选了一批符合产业主攻方向、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重点扶持。开展了2014年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正在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其之所以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拥有一批世界级企业,而且还拥有大量的技术领先、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就市场主体而言,“服务好”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帮助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成都提出要在2014年培育“小巨人”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500户,培育新上规模(限额)以上企业300户。

      为此,除了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外,成都还构建起了包括信用、融资担保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三大服务体系”。如,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担保机构的代偿给予20%-30%补助。

      8月底,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仅有13家川企上榜。要涌现更多像新希望、通威、科伦药业等一样的知名民营企业,关键在企业家。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时常有“两种需要”:既需要开拓思维、提升眼界,也需要与沿海和国外发达地区的优秀民企加强交流。

      成都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推动专业服务机构与民营企业进行服务对接。如,享受财政补贴的“总裁班”,与北京大学合办“北京大学成都市成长型企业家学堂”,仅2013年就培训了150名企业家。

      成都市本级每年还拿出1.2亿元引才专项资金,同步带动区(市)县设立配套资金6.3亿元,撬动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近50亿元社会资金跟进扶持,用于实施“成都人才计划”,帮助“高精尖”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张守帅)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