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卓有成效

  • 2014年06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攀枝花市府
  • 【字体:
  •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未成年人保教)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2006年,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由农村集体福利事业,转变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供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近年来,攀枝花市在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在市级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对农村五保自然增长机制进行了规定。攀枝花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领导带队专题研究此项工作,深入五保户家中查看生活情况,掌握救助需求。2008年,市政府在全面掌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出台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攀府发〔2008〕58号),明确“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为不低于各县(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的50%上调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应高于分散供养标准”。 

      二是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参照系数。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如何定,以什么为参照一直是农村五保供养的突出问题,国家和省级的政策文件中也没有明确规定。2008年,攀枝花市按照规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为不低于各县(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有效解决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难的问题。2009年各县(区)开始执行农村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每年一调。2014年,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5070元/年,其中,集中供养平均标准5552元/年,分散供养平均标准4617元/年。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集中供养平均标准、分散供养平均标准均位居全省第一。 

      分县(区)看,2014年,东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7936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20%;西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6240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6%;仁和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455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51%;盐边县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082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02%。米易县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148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三是落实责任,明确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来源。2006年以后,县(区)政府全面落实了供养资金。每年底前,由县(区)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经审定的农村五保供养台帐,县(区)财政局按程序纳入预算,足额落实资金;对每年新增五保户所需经费实行预算追加,确保农村五保供养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是严格管理,供养金全面实现金融单位直发。2010年以来,随着农村金融事业不断发展,攀枝花市按照减少中间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的思路,将农村五保供养金全部纳入金融单位社会化发放,确保农村五保供养金安全运作。 

      五是统筹结合,供养资源实现体系化。攀枝花市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对现有各项救助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和无缝衔接,打造以五保供养金为基础,医疗救助、新农保、国家养老金、临时物价补贴、敬老院院办经济以及社会慈善捐助有机结合的供养资源体系,使五保户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更多的实惠,确保这部分困难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一是通过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基本医疗问题;五保户通过新农合报销(补偿)后,农村医疗救助还给予有效救助,切实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看病治病问题。二是年满60周岁农村五保户,每人都领到了每月60元的国家养老金。三是五保户去世后,县级财政按照标准单独预算落实丧葬经费。四是攀枝花市为有效降低物价上涨对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影响,建立了社会救助标准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当物价连续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确保五保对象实际供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五是攀枝花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民营企业等积极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组织开展社会捐赠,农村敬老院大力兴办院办经济,建立了生产基地对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起到进一步补助作。 

      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挂钩,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由县级财政落实资金是全面落实中央、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是建设幸福攀枝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攀枝花市各级党委、政府把保证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现实之需,确保供养金及时足额发放,不仅使农村五保户拥有不低于一般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维护了群众利益,真正把这项事关民生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卓有成效

  • 2014年06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攀枝花市府
  •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未成年人保教)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2006年,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由农村集体福利事业,转变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供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近年来,攀枝花市在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在市级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对农村五保自然增长机制进行了规定。攀枝花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领导带队专题研究此项工作,深入五保户家中查看生活情况,掌握救助需求。2008年,市政府在全面掌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出台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攀府发〔2008〕58号),明确“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为不低于各县(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的50%上调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应高于分散供养标准”。 

      二是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参照系数。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如何定,以什么为参照一直是农村五保供养的突出问题,国家和省级的政策文件中也没有明确规定。2008年,攀枝花市按照规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为不低于各县(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有效解决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定难的问题。2009年各县(区)开始执行农村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每年一调。2014年,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5070元/年,其中,集中供养平均标准5552元/年,分散供养平均标准4617元/年。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集中供养平均标准、分散供养平均标准均位居全省第一。 

      分县(区)看,2014年,东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7936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20%;西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6240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6%;仁和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455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51%;盐边县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082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02%。米易县平均供养标准达到5148元/年,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三是落实责任,明确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来源。2006年以后,县(区)政府全面落实了供养资金。每年底前,由县(区)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经审定的农村五保供养台帐,县(区)财政局按程序纳入预算,足额落实资金;对每年新增五保户所需经费实行预算追加,确保农村五保供养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是严格管理,供养金全面实现金融单位直发。2010年以来,随着农村金融事业不断发展,攀枝花市按照减少中间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的思路,将农村五保供养金全部纳入金融单位社会化发放,确保农村五保供养金安全运作。 

      五是统筹结合,供养资源实现体系化。攀枝花市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对现有各项救助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和无缝衔接,打造以五保供养金为基础,医疗救助、新农保、国家养老金、临时物价补贴、敬老院院办经济以及社会慈善捐助有机结合的供养资源体系,使五保户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更多的实惠,确保这部分困难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一是通过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基本医疗问题;五保户通过新农合报销(补偿)后,农村医疗救助还给予有效救助,切实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看病治病问题。二是年满60周岁农村五保户,每人都领到了每月60元的国家养老金。三是五保户去世后,县级财政按照标准单独预算落实丧葬经费。四是攀枝花市为有效降低物价上涨对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影响,建立了社会救助标准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当物价连续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确保五保对象实际供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五是攀枝花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民营企业等积极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组织开展社会捐赠,农村敬老院大力兴办院办经济,建立了生产基地对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起到进一步补助作。 

      攀枝花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挂钩,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由县级财政落实资金是全面落实中央、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是建设幸福攀枝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攀枝花市各级党委、政府把保证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现实之需,确保供养金及时足额发放,不仅使农村五保户拥有不低于一般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维护了群众利益,真正把这项事关民生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