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攀枝花市2012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 2013年02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攀枝花市府
  • 【字体:
  •   2012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旅游总收入为66.83亿元,同比增长32.29%,增速全省排名跃居第8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旅游企业运行监测情况

      (一)旅游住宿

      2012年,纳入统计的全市15家星级宾馆接待人数41.51万人次,营业收入16148.31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95%和17.68%。其中:五家4星级宾馆(攀枝花宾馆、川惠大酒店、金沙明珠大酒店、安宁明珠大酒店和学府酒店)的接待人数占全市星级宾馆接待总人数的53.49%,营业收入占全市星级宾馆收入的74%。高等级酒店市场需求旺盛,各类住宿接待设施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二)旅行社

      2012年,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的26家旅行社(含分社),接待游客6.23万人次,较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9.34%,营业收入为4521.83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26.01%。旅行社接待游客的人均花费增加,多为组织本地市民赴外地旅游,而接待本市游的情况较少。

      (三)旅游景区

      2012年,全市纳入统计的27个景区(点)及141个农家乐的旅游收入为39517.95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20.28%。其中:6家国家A级景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AAAA、格萨拉生态旅游区AAAA、米易龙潭溶洞风景区AAA、长江国际漂流培训基地AAA、鑫岛游乐城AA、大笮风旅游基地AA)共接待游客88.93万人次,旅游收入5353.73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70%和90.00%。旅游景区(尤其是国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增速加快。随着交通改善,到达旅游景区的时间大大缩短,具有较高品质和知名度的A级景区仍是市内外游客的首选。

      二、旅游市场运行特点

      (一)住宿市场火热,过夜游客增长显著加快

      2012年,全市住宿接待设施普遍呈现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加快的趋势,纳入统计的15家星级宾馆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增速较快,住宿市场供不应求,新增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2家,不少商务酒店等经济型酒店纷纷落地开业, 我市住宿接待设施接待能力提高。与2011年相比,过夜游客增长14.74%,已超过了一日游客11.36%的增长速度。同时,过夜游增长带来的乘数效应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速公路通行,自驾出游是出行主流

      国家高速公路网七条首都放射线中北京至昆明的一段——成攀高速公路,于2012年4月28日全线通车,对于我市以往主要以铁路交通为主要进出方式的单一交通供给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为我市对外交流发展提供了契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市面向成、渝片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自驾游成为了我市主要客源地的出行首选。2012年,根据8月初获批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的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细则也对小长假期间自驾游起到了极大的引导作用。据统计,2012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外地入攀自驾车35556台,主要以重庆、成都、绵阳、德阳、昆明、西昌等地为主。

      (三)景区游览增多,国家A级景区成热点

      景区作为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仍然是游客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主要内容,全市纳入统计的景区及农家乐营业收入较2011年增长了11.79%,比2011年的同期增速8.71%提高了3.08个百分点。其中:6家A级景区旅游效益增长非常明显,旅游收入5353.73万元,较2011年增长了90.00%,比2011年的同期增速8.71%提高了81.29个百分点。2012年,我市两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了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检查组的复核检查,保证了景区质量,是大、小长假游客最为集中的景区。2012年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我市首次呈现出游客“井喷”的热闹场面, 10月2日,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含欧方营地、渔门岛、二滩观景台等)接待游客13526人次,格萨拉景区接待3180人次,两景区一天的接待量已超过2011年国庆七天的接待量,还出现了知名景区常见的假日旅游高峰情况,如:车辆拥堵,游客排队等候等。

      (四)营销策略得当,节庆活动带动发展

      结合实际情况,以目标客源市场为重点,借助最新媒介,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旅游宣传营销,我市“阳光花城”的旅游形象得到了更广范围的认可,尤其是冬日旅游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大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我市以“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为核心的众多节庆活动的陆续举办,也吸引了众多本地和外地游客,对2012年旅游收入增速加快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五)形成区域联动,“大区域旅游”共赢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我市与西昌、丽江等地联动形成了大区域旅游,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南丝绸之路游线上的一个旅游节点,共享外地游客市场,分享产业集群效应。根据全市主要住宿接待设施和主要景区的接待人次在长假8天的分布,接待人次在10月3日达到最高峰,10月4日保持,10月5日明显减少,10月6日又出现小幅反弹,说明长途出游的游客在往返程中已将我市作为出游行程中的一个节点来逗留,并对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次影响明显。北上沿成攀高速连接以成、渝为中心的核心游客市场,南下沿攀昆高速到达以昆明为中心的西南游客市场,“大香格里拉”、“南丝绸之路”等旅游圈的“大旅游”效应助推我市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以品牌树形象,提升旅游好感

      通过各类媒介、旅游节庆、会博会展,主动展开“阳光攀枝花·悠然康养城”旅游新形象的营销和宣传,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中央4套《北纬30度中国行远方的家》和川台卫视《新闻联播》片头广告播出攀枝花旅游形象广告;在成雅高速收费站附近发布3幅“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大型单立柱广告;举办“2012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米易·迷昜花会、乌拉好运桃花节、“2012攀枝花·格萨拉索玛花节暨2012中国乡村欢乐健康游攀枝花分会场”等节庆活动;开通了“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号”旅游文化专列;在成都、德阳、绵阳、重庆四地开展了“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2012国庆暨阳光之旅”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开展了“2012体验自驾高速之旅“畅游中国阳光花城”—“五一”、“国庆”赴攀枝花自驾游活动;在中国(重庆)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博览会上大力推介旅游新形象。此外,还充分发挥攀枝花旅游信息网的作用,及时更新和发布旅游信息。据统计,在百度搜索引擎共搜出与攀枝花相关信息4100万条,攀枝花旅游信息网(网页)在百度总排名位居前第13名,发布旅游相关信息1100余条、其中被省级以上旅游网站采用700余条。

      (二)以质量为生命,夯实发展基础

      市旅游局以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的创建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起草制发《攀枝花市旅游行业2012年“质量兴市”工作计划》、《攀枝花市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完成110家乡村酒店(农家乐)的等级评定;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51期,培训3409人次;努力提高住宿接待能力,加大引进加盟商务连锁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力度,大力扶持农家乐(乡村酒店)的发展,加大对宾馆、酒店、农家乐的提档升级的指导力度。

      (三)以游客为核心,营造贴心氛围

      针对我市自驾游为主的旅游市场特色,市旅游局营造人性化的出游环境,精心策划和印制了《攀枝花旅游自驾游手册》和《攀枝花旅游服务便携卡》各10万份,在全市主要人流集散地、星级宾馆、高速公路出口等处免费发放。手册内容涵盖了百里生态长廊旅游线、都市阳光休闲旅游线、阳光乡村旅游线、阳光康养旅游线等我市精品旅游线路,全市主要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农家乐、餐馆、娱乐场所等相关信息,气象、铁路、民航、车站等咨询电话,物价、工商、卫生、公安、运管、质监、旅游等投诉电话,以及交通、医疗、治安等应急救助电话,方便游客使用。市旅游局还进一步完善雅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境内旅游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分别在西攀高速米易、攀枝花(盐边境内)、大田服务站内,新增旅游厕所6个、旅游综合服务站6个;在雅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境内新增旅游标识标牌66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标识标牌36个、16个重点旅游新村标识标牌30个);在小长假期间,启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各地假日旅游情况,并开展旅游志愿者服务,营造贴心的旅游氛围。

      四、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趋势

      (一)全市的旅游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通过“中国·攀枝花阳光欢乐节”等大型节庆的举办,我市旅游形象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在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大旅游”的区域互动、重大旅游项目的打造、旅游市场的营销、旅游行业的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市的旅游吸引力必将进一步增强,以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川滇交界区的旅游增长极。

      (二)过夜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2年,过夜游客的同期增长率已超过2011年的同期数,从“五一”、“国庆中秋”等小长假的出游趋势来看,游客在我市过夜的比重提升更为明显,2012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过夜游与一日游的人次比例几近1︰2。2013年,随着我市景区品质的提升、住宿接待设施水平的提高,将会有包括“候鸟族”在内的更多游客选择自驾前来度假过夜,成攀高速公路的旅游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全市旅游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元旦后,全市的16个重点旅游新村将相继开门迎客,红格欧洲风情旅游小镇的风貌打造完成,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同时,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的旅游设施将陆续形成初步接待能力;随着全球“休闲时代”时代的到来,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将成为旅游大军的主力,我市以“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打造的休闲养生度假产品正符合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全市的旅游市场将持续繁荣,旅游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五、下一步工作

      (一)以规划为指导,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认真抓好《中国阳光康养城项目发展规划》的实施,完成二滩湖区旅游开发规划、米易龙潭溶洞龙文化主题公园规划等旅游规划,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推进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围绕八个重点旅游产业项目群,包装重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并适时开展招商引资和宣传活动;加强协调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并按计划建设。同时,依托初步建成的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已启动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桐子林山水休闲度假区等项目群,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

      (三)以品牌塑造为重点,抢占阳光康养旅游市场

      围绕“阳光花城、康养胜地”主题,丰富旅游内涵,创新营销方式,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阳光花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好“2012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 “桃花节”、“格萨拉索玛花节”等传统旅游节庆活动;加强网络营销,利用新媒体和知名网站,开展形式多样、影响力强的攀枝花旅游专题宣传;加强川、滇、黔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以及其他各类旅游会展,加大户外广告宣传力度,推广我市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攀枝花旅游信息网质量,增加网站点击率,打造好特色旅游商品。

      (四)以旅游标准化行动为抓手,提高旅游软实力

      按照“ 旅游标准化行动”总体安排和旅游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旅游诚信服务、旅游行风建设和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强化对涉旅企业经营、服务、管理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组织实施好星级评定,切实增强我市旅游的综合实力。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主要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乡村旅游等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市2012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 2013年02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攀枝花市府
  •   2012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旅游总收入为66.83亿元,同比增长32.29%,增速全省排名跃居第8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旅游企业运行监测情况

      (一)旅游住宿

      2012年,纳入统计的全市15家星级宾馆接待人数41.51万人次,营业收入16148.31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95%和17.68%。其中:五家4星级宾馆(攀枝花宾馆、川惠大酒店、金沙明珠大酒店、安宁明珠大酒店和学府酒店)的接待人数占全市星级宾馆接待总人数的53.49%,营业收入占全市星级宾馆收入的74%。高等级酒店市场需求旺盛,各类住宿接待设施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二)旅行社

      2012年,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的26家旅行社(含分社),接待游客6.23万人次,较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9.34%,营业收入为4521.83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26.01%。旅行社接待游客的人均花费增加,多为组织本地市民赴外地旅游,而接待本市游的情况较少。

      (三)旅游景区

      2012年,全市纳入统计的27个景区(点)及141个农家乐的旅游收入为39517.95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20.28%。其中:6家国家A级景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AAAA、格萨拉生态旅游区AAAA、米易龙潭溶洞风景区AAA、长江国际漂流培训基地AAA、鑫岛游乐城AA、大笮风旅游基地AA)共接待游客88.93万人次,旅游收入5353.73万元,较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70%和90.00%。旅游景区(尤其是国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增速加快。随着交通改善,到达旅游景区的时间大大缩短,具有较高品质和知名度的A级景区仍是市内外游客的首选。

      二、旅游市场运行特点

      (一)住宿市场火热,过夜游客增长显著加快

      2012年,全市住宿接待设施普遍呈现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加快的趋势,纳入统计的15家星级宾馆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增速较快,住宿市场供不应求,新增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2家,不少商务酒店等经济型酒店纷纷落地开业, 我市住宿接待设施接待能力提高。与2011年相比,过夜游客增长14.74%,已超过了一日游客11.36%的增长速度。同时,过夜游增长带来的乘数效应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速公路通行,自驾出游是出行主流

      国家高速公路网七条首都放射线中北京至昆明的一段——成攀高速公路,于2012年4月28日全线通车,对于我市以往主要以铁路交通为主要进出方式的单一交通供给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为我市对外交流发展提供了契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市面向成、渝片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自驾游成为了我市主要客源地的出行首选。2012年,根据8月初获批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的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细则也对小长假期间自驾游起到了极大的引导作用。据统计,2012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外地入攀自驾车35556台,主要以重庆、成都、绵阳、德阳、昆明、西昌等地为主。

      (三)景区游览增多,国家A级景区成热点

      景区作为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仍然是游客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主要内容,全市纳入统计的景区及农家乐营业收入较2011年增长了11.79%,比2011年的同期增速8.71%提高了3.08个百分点。其中:6家A级景区旅游效益增长非常明显,旅游收入5353.73万元,较2011年增长了90.00%,比2011年的同期增速8.71%提高了81.29个百分点。2012年,我市两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了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检查组的复核检查,保证了景区质量,是大、小长假游客最为集中的景区。2012年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我市首次呈现出游客“井喷”的热闹场面, 10月2日,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含欧方营地、渔门岛、二滩观景台等)接待游客13526人次,格萨拉景区接待3180人次,两景区一天的接待量已超过2011年国庆七天的接待量,还出现了知名景区常见的假日旅游高峰情况,如:车辆拥堵,游客排队等候等。

      (四)营销策略得当,节庆活动带动发展

      结合实际情况,以目标客源市场为重点,借助最新媒介,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旅游宣传营销,我市“阳光花城”的旅游形象得到了更广范围的认可,尤其是冬日旅游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大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我市以“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为核心的众多节庆活动的陆续举办,也吸引了众多本地和外地游客,对2012年旅游收入增速加快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五)形成区域联动,“大区域旅游”共赢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我市与西昌、丽江等地联动形成了大区域旅游,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南丝绸之路游线上的一个旅游节点,共享外地游客市场,分享产业集群效应。根据全市主要住宿接待设施和主要景区的接待人次在长假8天的分布,接待人次在10月3日达到最高峰,10月4日保持,10月5日明显减少,10月6日又出现小幅反弹,说明长途出游的游客在往返程中已将我市作为出游行程中的一个节点来逗留,并对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次影响明显。北上沿成攀高速连接以成、渝为中心的核心游客市场,南下沿攀昆高速到达以昆明为中心的西南游客市场,“大香格里拉”、“南丝绸之路”等旅游圈的“大旅游”效应助推我市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以品牌树形象,提升旅游好感

      通过各类媒介、旅游节庆、会博会展,主动展开“阳光攀枝花·悠然康养城”旅游新形象的营销和宣传,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中央4套《北纬30度中国行远方的家》和川台卫视《新闻联播》片头广告播出攀枝花旅游形象广告;在成雅高速收费站附近发布3幅“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大型单立柱广告;举办“2012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米易·迷昜花会、乌拉好运桃花节、“2012攀枝花·格萨拉索玛花节暨2012中国乡村欢乐健康游攀枝花分会场”等节庆活动;开通了“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号”旅游文化专列;在成都、德阳、绵阳、重庆四地开展了“中国阳光花城—攀枝花2012国庆暨阳光之旅”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开展了“2012体验自驾高速之旅“畅游中国阳光花城”—“五一”、“国庆”赴攀枝花自驾游活动;在中国(重庆)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博览会上大力推介旅游新形象。此外,还充分发挥攀枝花旅游信息网的作用,及时更新和发布旅游信息。据统计,在百度搜索引擎共搜出与攀枝花相关信息4100万条,攀枝花旅游信息网(网页)在百度总排名位居前第13名,发布旅游相关信息1100余条、其中被省级以上旅游网站采用700余条。

      (二)以质量为生命,夯实发展基础

      市旅游局以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的创建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起草制发《攀枝花市旅游行业2012年“质量兴市”工作计划》、《攀枝花市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完成110家乡村酒店(农家乐)的等级评定;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51期,培训3409人次;努力提高住宿接待能力,加大引进加盟商务连锁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力度,大力扶持农家乐(乡村酒店)的发展,加大对宾馆、酒店、农家乐的提档升级的指导力度。

      (三)以游客为核心,营造贴心氛围

      针对我市自驾游为主的旅游市场特色,市旅游局营造人性化的出游环境,精心策划和印制了《攀枝花旅游自驾游手册》和《攀枝花旅游服务便携卡》各10万份,在全市主要人流集散地、星级宾馆、高速公路出口等处免费发放。手册内容涵盖了百里生态长廊旅游线、都市阳光休闲旅游线、阳光乡村旅游线、阳光康养旅游线等我市精品旅游线路,全市主要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农家乐、餐馆、娱乐场所等相关信息,气象、铁路、民航、车站等咨询电话,物价、工商、卫生、公安、运管、质监、旅游等投诉电话,以及交通、医疗、治安等应急救助电话,方便游客使用。市旅游局还进一步完善雅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境内旅游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分别在西攀高速米易、攀枝花(盐边境内)、大田服务站内,新增旅游厕所6个、旅游综合服务站6个;在雅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境内新增旅游标识标牌66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标识标牌36个、16个重点旅游新村标识标牌30个);在小长假期间,启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各地假日旅游情况,并开展旅游志愿者服务,营造贴心的旅游氛围。

      四、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趋势

      (一)全市的旅游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通过“中国·攀枝花阳光欢乐节”等大型节庆的举办,我市旅游形象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在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大旅游”的区域互动、重大旅游项目的打造、旅游市场的营销、旅游行业的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市的旅游吸引力必将进一步增强,以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川滇交界区的旅游增长极。

      (二)过夜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2年,过夜游客的同期增长率已超过2011年的同期数,从“五一”、“国庆中秋”等小长假的出游趋势来看,游客在我市过夜的比重提升更为明显,2012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过夜游与一日游的人次比例几近1︰2。2013年,随着我市景区品质的提升、住宿接待设施水平的提高,将会有包括“候鸟族”在内的更多游客选择自驾前来度假过夜,成攀高速公路的旅游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全市旅游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元旦后,全市的16个重点旅游新村将相继开门迎客,红格欧洲风情旅游小镇的风貌打造完成,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同时,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的旅游设施将陆续形成初步接待能力;随着全球“休闲时代”时代的到来,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将成为旅游大军的主力,我市以“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打造的休闲养生度假产品正符合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全市的旅游市场将持续繁荣,旅游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五、下一步工作

      (一)以规划为指导,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认真抓好《中国阳光康养城项目发展规划》的实施,完成二滩湖区旅游开发规划、米易龙潭溶洞龙文化主题公园规划等旅游规划,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推进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围绕八个重点旅游产业项目群,包装重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并适时开展招商引资和宣传活动;加强协调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并按计划建设。同时,依托初步建成的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已启动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桐子林山水休闲度假区等项目群,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

      (三)以品牌塑造为重点,抢占阳光康养旅游市场

      围绕“阳光花城、康养胜地”主题,丰富旅游内涵,创新营销方式,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阳光花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好“2012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 “桃花节”、“格萨拉索玛花节”等传统旅游节庆活动;加强网络营销,利用新媒体和知名网站,开展形式多样、影响力强的攀枝花旅游专题宣传;加强川、滇、黔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以及其他各类旅游会展,加大户外广告宣传力度,推广我市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攀枝花旅游信息网质量,增加网站点击率,打造好特色旅游商品。

      (四)以旅游标准化行动为抓手,提高旅游软实力

      按照“ 旅游标准化行动”总体安排和旅游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旅游诚信服务、旅游行风建设和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强化对涉旅企业经营、服务、管理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组织实施好星级评定,切实增强我市旅游的综合实力。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主要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乡村旅游等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