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市住房保障管理“三进”模式将全面推广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从“建”到“管”4.5万套保障房的背后……

      截止到今年6月30日,我市已实现开工建设保障房4.5万套,并将于2014年全部交付使用。同时,这样的保障房小区附近不仅有菜市、超市、公交站、卫生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公共配套,还有根据保障房小区住户需求开展的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残疾人服务、就业帮扶、老年服务等项目。而这一切,将全部由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负责实施完成,交付给住户的将是一个全方位服务的住房保障“新家园”--住房保障工作也因此建起了政府部门从“建”到“管”的全新模式。

      记者日前从市房管局获悉,从去年底我市开始探索公共服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进驻保障房小区的服务管理“三进”模式,目前已初步在我市7个住房保障小区中试点推广,下一步将在全市每一个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小区中进行推广。而这样的“成都经验”更是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住建部的关注与好评。

      实现“安居”更能“乐居”

      在我市首批实施“三进”模式的“皇经嘉苑”小区里,11家单位、300余个就业岗位--就业招聘会开进保障房小区,小区中1000多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挑选工作;在这里,成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成都西部老年联合会设立了“益多之家”服务站点,有3-5名志愿者每天都会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包括合唱、电脑课等,让这里的老年人进行学习,并对小区里特别需要关爱的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在这里还有“心家园”,为小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同时还在小区成立了“儿童心成长助力站”,针对居住在小区里的孩子们,开设了兴趣小组活动及暑期功课辅导。

      不仅如此,在皇经嘉苑小区还会定期举行就业招聘会,开展“上门义诊”、开办“市民学校”,还有文艺表演、坝坝电影……让保障房小区居民不仅“安居”更“乐居”。

      市房管局在这个保障房小区里推行的“三进”模式,让住房困难的群体,能够享受到住房保障从“房”到“家”的“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了政府部门对住房保障管理从“建”到“管”的全新模式。

      据了解,保障房的“三进”模式,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进小区、基层社区进小区和社会组织进小区。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共服务进小区,就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入手,保证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房小区没有“盲区”;基层社区进小区,则是由街道办事处派驻专职社区工作人员,落实社区对保障房小区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组织进小区,则是发挥共青团、工会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机构、团体的作用,丰富居民的生活。

      保障房小区成温暖“新家园”

      “三进”模式,是成都市房管局创新保障房管理方式的一个实践,而在建立之初,就是因为看到了住房保障不仅仅只是要让老百姓搬进新家实现“安居”,更要让他们生活得幸福实现“乐居”。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障性住房小区里生活的,大都是有一定困难、更需要社会关怀的特殊群体。而对他们的住房保障,到底是交付一栋冷冰冰的水泥房,还是赋予一个温暖的新家园,让他们能够在新房里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我们选择了后者。“让这部分人群实现‘乐居‘,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对每一个家庭的困难和矛盾,了解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诉求,然后解决他们的问题。”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市房管局采用抽样与入户调查的方式,首先摸清了居住在保障房小区里住户的详细情况,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全都一一记录。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收集到的需求,主动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力求解决住户的困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房管局主动出击,整合政府资源,将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帮扶机制,引入保障房小区,目前已与多个部门建立起了联动机制。另外,还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引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成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西部老年联合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共同加入了让保障房小区居民‘乐居’的惠民行动中。“

      构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个部门和团体的热烈响应,纷纷将其当做重要民生工程积极配合实施。如今,从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特殊关怀等基本生活需求入手,市房管局与团市委共同在保障房小区里建立志愿者之家,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市残联对接,在保障房小区里建立残疾人服务点,提供关爱服务;与市就业局联系,定期举行一些专门对口保障房小区居民的招聘会,解决他们的生计来源;与成都老年人基金会合作,购买西部老年联合会的社会服务,让保障房小区的老年人”老有所养“……

      ”三进“模式将全面推广

      据了解,目前市房管局建立的保障房管理”三进“模式,正在其直管的7个保障房小区中初具雏形,而其中,皇经嘉苑和西蜀瑞苑已基本成熟。

      在这些小区里,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就业促进机制、老人关怀机制、残疾人帮扶机制、文化推进机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具有条件的保障房小区内,引入了医疗卫生服务、司法调解、社区矫正服务等帮扶机制;同时在我市的皇经嘉苑和西蜀瑞苑小区,还设立社区服务站,由街道、社区派工作人员进驻小区,为住户提供社区服务。

      而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房管局对1000户以上较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功能设置,灵活配置人员,促进群众诉求与特色服务的有机衔接;同时在街道办事处指导和监督下,开始尝试筹建小区服务管理委员会。

      随着市房管局”三进“模式的深入推进,在保障房小区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搬进新家后,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不仅住得好,而且过得好。“”每天生活都丰富多彩,而且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太好了。“……这是保障房小区居民的真实感受。

      今年全市已开工建设保障房4.5万套,这批保障房将于2014年交付使用。据了解,下一步,市房管局将把这样的”三进“模式更多地在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小区中推广,让保障对象真正享受到从”安居“到”乐居“的全方位立体化保障。

      据介绍,成都保障房的”三进“模式,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而省级相关部门也已完成了对成都保障房管理”三进“模式的专题调研,并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下一步有望在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住房保障管理“三进”模式将全面推广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从“建”到“管”4.5万套保障房的背后……

      截止到今年6月30日,我市已实现开工建设保障房4.5万套,并将于2014年全部交付使用。同时,这样的保障房小区附近不仅有菜市、超市、公交站、卫生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公共配套,还有根据保障房小区住户需求开展的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残疾人服务、就业帮扶、老年服务等项目。而这一切,将全部由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负责实施完成,交付给住户的将是一个全方位服务的住房保障“新家园”--住房保障工作也因此建起了政府部门从“建”到“管”的全新模式。

      记者日前从市房管局获悉,从去年底我市开始探索公共服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进驻保障房小区的服务管理“三进”模式,目前已初步在我市7个住房保障小区中试点推广,下一步将在全市每一个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小区中进行推广。而这样的“成都经验”更是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住建部的关注与好评。

      实现“安居”更能“乐居”

      在我市首批实施“三进”模式的“皇经嘉苑”小区里,11家单位、300余个就业岗位--就业招聘会开进保障房小区,小区中1000多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挑选工作;在这里,成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成都西部老年联合会设立了“益多之家”服务站点,有3-5名志愿者每天都会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包括合唱、电脑课等,让这里的老年人进行学习,并对小区里特别需要关爱的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在这里还有“心家园”,为小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同时还在小区成立了“儿童心成长助力站”,针对居住在小区里的孩子们,开设了兴趣小组活动及暑期功课辅导。

      不仅如此,在皇经嘉苑小区还会定期举行就业招聘会,开展“上门义诊”、开办“市民学校”,还有文艺表演、坝坝电影……让保障房小区居民不仅“安居”更“乐居”。

      市房管局在这个保障房小区里推行的“三进”模式,让住房困难的群体,能够享受到住房保障从“房”到“家”的“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了政府部门对住房保障管理从“建”到“管”的全新模式。

      据了解,保障房的“三进”模式,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进小区、基层社区进小区和社会组织进小区。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共服务进小区,就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入手,保证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房小区没有“盲区”;基层社区进小区,则是由街道办事处派驻专职社区工作人员,落实社区对保障房小区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组织进小区,则是发挥共青团、工会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机构、团体的作用,丰富居民的生活。

      保障房小区成温暖“新家园”

      “三进”模式,是成都市房管局创新保障房管理方式的一个实践,而在建立之初,就是因为看到了住房保障不仅仅只是要让老百姓搬进新家实现“安居”,更要让他们生活得幸福实现“乐居”。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障性住房小区里生活的,大都是有一定困难、更需要社会关怀的特殊群体。而对他们的住房保障,到底是交付一栋冷冰冰的水泥房,还是赋予一个温暖的新家园,让他们能够在新房里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我们选择了后者。“让这部分人群实现‘乐居‘,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对每一个家庭的困难和矛盾,了解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诉求,然后解决他们的问题。”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市房管局采用抽样与入户调查的方式,首先摸清了居住在保障房小区里住户的详细情况,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全都一一记录。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收集到的需求,主动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力求解决住户的困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房管局主动出击,整合政府资源,将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帮扶机制,引入保障房小区,目前已与多个部门建立起了联动机制。另外,还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引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成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西部老年联合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共同加入了让保障房小区居民‘乐居’的惠民行动中。“

      构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个部门和团体的热烈响应,纷纷将其当做重要民生工程积极配合实施。如今,从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特殊关怀等基本生活需求入手,市房管局与团市委共同在保障房小区里建立志愿者之家,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市残联对接,在保障房小区里建立残疾人服务点,提供关爱服务;与市就业局联系,定期举行一些专门对口保障房小区居民的招聘会,解决他们的生计来源;与成都老年人基金会合作,购买西部老年联合会的社会服务,让保障房小区的老年人”老有所养“……

      ”三进“模式将全面推广

      据了解,目前市房管局建立的保障房管理”三进“模式,正在其直管的7个保障房小区中初具雏形,而其中,皇经嘉苑和西蜀瑞苑已基本成熟。

      在这些小区里,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就业促进机制、老人关怀机制、残疾人帮扶机制、文化推进机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具有条件的保障房小区内,引入了医疗卫生服务、司法调解、社区矫正服务等帮扶机制;同时在我市的皇经嘉苑和西蜀瑞苑小区,还设立社区服务站,由街道、社区派工作人员进驻小区,为住户提供社区服务。

      而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房管局对1000户以上较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功能设置,灵活配置人员,促进群众诉求与特色服务的有机衔接;同时在街道办事处指导和监督下,开始尝试筹建小区服务管理委员会。

      随着市房管局”三进“模式的深入推进,在保障房小区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搬进新家后,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不仅住得好,而且过得好。“”每天生活都丰富多彩,而且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太好了。“……这是保障房小区居民的真实感受。

      今年全市已开工建设保障房4.5万套,这批保障房将于2014年交付使用。据了解,下一步,市房管局将把这样的”三进“模式更多地在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小区中推广,让保障对象真正享受到从”安居“到”乐居“的全方位立体化保障。

      据介绍,成都保障房的”三进“模式,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和肯定。而省级相关部门也已完成了对成都保障房管理”三进“模式的专题调研,并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下一步有望在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