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牧民定居行动温暖着壤塘县牧民群众

  • 2011年09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字体:
  •   8月25日,几场大雨过后,壤塘的气温逐渐降低,但在蒲西乡尤日村、该县茸木达乡,南木达乡南木达村笔者却深深地感受到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以及相关民生工程的实施,像暖阳一般温暖着牧民群众的胸膛。

      高龄老人道幸福

      走进青山环抱、绿水绕流的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一幢幢红顶白墙的“小别墅”错落有致,好似绽放的花朵,把起伏辽阔的草原装扮得更加美丽。今年已83岁高龄的牧民达甲一楼一底的藏式新居里,皮沙发、电视机、电冰箱一应俱全。

      定居前,达甲家住的是低矮的土屋,遇到下雨,屋子漏水、阴暗潮湿,全家5口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定居后,牢固的新房通了水、通了电,在硬化的道路上花5分钟就能在村级卫生室看病就医,达甲在自己的晚年像做梦一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背水姑娘把歌唱

      “美丽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像往常一样,壤塘县茸木达乡巴生村16岁的藏族姑娘仁青卓玛唱着去年学会的《多谢了》正背着一桶水自家的帐篷走去。

      当被问到背水辛苦时,仁青卓玛腼腆地笑了笑,指着水桶告诉我们,以前她们用的都是 那种两三厘米厚木板制成的水桶背水,“背回来的一半是水,一半是桶!”重30斤的水桶往往只能盛装50斤左右的水。自从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以后,她们用上轻便的水桶,每次打的水,都能一滴不漏地背到帐篷里。

      在仁青四姐家的帐篷里,我们看到“九件套”一一俱全,仁青四姐的母亲金忠正在用牛奶分离器打着酥油。

      “新帐篷既防风避雨又轻便耐用,这对于我们牧民来说真是难得的宝贝。”金忠高兴地说。

      致富群众有话讲

      “野生菌大锅2份,快一点,客人忙着赶路。”在壤塘县南木达乡南木达村村口的藏家火锅店,老板泽科一会点菜、一会给客人倒茶,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泽科,我们得知,自从该村牧民定居建设完工后,怎样致富就成了当地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但由于当地群众普遍文化底子薄、见识不广、资金缺乏,针对这种情况,该县组织人员深入调查、了解民情,充分利用该县地处通往阿坝县和青海省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和游客较多,积极引导群众依托丰富的食物资源和便利交通,积极发展餐饮业,吃上了“旅游饭”。

      高峰期忙完后,泽科笑呵呵和我们聊了起来。谈到村里的变化,泽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我们,近两年,南木达村的商户从以前的2户增长到现在的20多户,按照目前的发展,户数还会继续上升。

      “现在挣了钱,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这个年代,知识就是力量,一代更比一代强嘛。”泽科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
    责任编辑: 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牧民定居行动温暖着壤塘县牧民群众

  • 2011年09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8月25日,几场大雨过后,壤塘的气温逐渐降低,但在蒲西乡尤日村、该县茸木达乡,南木达乡南木达村笔者却深深地感受到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以及相关民生工程的实施,像暖阳一般温暖着牧民群众的胸膛。

      高龄老人道幸福

      走进青山环抱、绿水绕流的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一幢幢红顶白墙的“小别墅”错落有致,好似绽放的花朵,把起伏辽阔的草原装扮得更加美丽。今年已83岁高龄的牧民达甲一楼一底的藏式新居里,皮沙发、电视机、电冰箱一应俱全。

      定居前,达甲家住的是低矮的土屋,遇到下雨,屋子漏水、阴暗潮湿,全家5口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定居后,牢固的新房通了水、通了电,在硬化的道路上花5分钟就能在村级卫生室看病就医,达甲在自己的晚年像做梦一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背水姑娘把歌唱

      “美丽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像往常一样,壤塘县茸木达乡巴生村16岁的藏族姑娘仁青卓玛唱着去年学会的《多谢了》正背着一桶水自家的帐篷走去。

      当被问到背水辛苦时,仁青卓玛腼腆地笑了笑,指着水桶告诉我们,以前她们用的都是 那种两三厘米厚木板制成的水桶背水,“背回来的一半是水,一半是桶!”重30斤的水桶往往只能盛装50斤左右的水。自从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以后,她们用上轻便的水桶,每次打的水,都能一滴不漏地背到帐篷里。

      在仁青四姐家的帐篷里,我们看到“九件套”一一俱全,仁青四姐的母亲金忠正在用牛奶分离器打着酥油。

      “新帐篷既防风避雨又轻便耐用,这对于我们牧民来说真是难得的宝贝。”金忠高兴地说。

      致富群众有话讲

      “野生菌大锅2份,快一点,客人忙着赶路。”在壤塘县南木达乡南木达村村口的藏家火锅店,老板泽科一会点菜、一会给客人倒茶,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泽科,我们得知,自从该村牧民定居建设完工后,怎样致富就成了当地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但由于当地群众普遍文化底子薄、见识不广、资金缺乏,针对这种情况,该县组织人员深入调查、了解民情,充分利用该县地处通往阿坝县和青海省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和游客较多,积极引导群众依托丰富的食物资源和便利交通,积极发展餐饮业,吃上了“旅游饭”。

      高峰期忙完后,泽科笑呵呵和我们聊了起来。谈到村里的变化,泽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我们,近两年,南木达村的商户从以前的2户增长到现在的20多户,按照目前的发展,户数还会继续上升。

      “现在挣了钱,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这个年代,知识就是力量,一代更比一代强嘛。”泽科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
    责任编辑: 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