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一个低保户的美好愿景

  • 2011年08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百姓点评: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现场

      8月4日中午,成都市青羊区石人南路某小院内,低保户张敏刚给女儿和侄女做好面条,小小的餐桌只能坐下两个人。张敏打算等她们吃好后再做自己的面条。此时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张敏的妻子正在外打工,中午一般不回家。

      见记者到来,年仅10岁的女儿小研立即把自己坐着的凳子让出来,递了过来。然后自己半蹲着继续吃着美味的面条。

      9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

      张敏现年已快50岁。他年仅9个月时,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一场高烧后,他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张敏回忆道。

      小儿麻痹症使得张敏成为重度残疾。从此之后,他的生命与周围的孩子大不一样起来。不过,张敏是个乐观自强的人,虽然他无法像常人一样正常读书、工作,但凭着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练就的好手艺,他进入了当时青羊区办的一家工厂,做一点技术工作。

      张敏的妻子来自农村,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勤劳善良,一家人生活也算过得和谐愉快。

      生活还算平淡充实,可谁也没想到的是,1999年,张敏所在的单位垮了。从此,张敏一家的生活来源彻底没有了。2001年,他的女儿又出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煎熬了。

      住上公房拿到低保

      张敏家现在的房子两室一厅,居住面积47平方米。虽然房屋老旧,但简单装修后收拾得干净整洁。

      他的家原来住在顺城街附近,后来伴随着城市建设,拆迁到了石人南路。“当时的房子就是公房,现在拆迁后到了这里还是住的公房。一家人总算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了,我们一家都很满足。”张敏说,如今,他和女儿能从民政部门各自每月拿到近300元的低保补助,自己还能从残联拿到50至100元的补助。

      “低保的标准是每个人每月300元,有收入但不足每月300元的就补足到300元。”张敏作为残疾人,她女儿作为学龄儿童,本来低保标准要比300元还要上浮10%-20%,但由于妻子打工能补贴一定家用。按照补差要求,他和女儿每月可各拿到200多元。“这些钱其实还是不够家用。我还是要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补贴家用。”

      石人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卿燕评价道,“真不容易,在我们社区的低保户里,张敏比较乐观自强,家庭氛围也很和谐。”

      女儿健康成才是最大心愿

      其实,最让张敏欣慰的是他的女儿,小研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次期末考试语文94分,英语91分,数学……”小研不好意思透露自己的数学成绩,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成绩很在意。

      小研今年四年级,她正享受着九年制义务教育,上学不仅不用交一分钱学费,社区每个月还免费送给她一箱牛奶。

      “孩子健康成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张敏慈爱地看着小研。“我的心愿就是考上大学,不,我还要读研究生,以后好好报答我爸爸和妈妈。”小研笑了起来。

      手记

     
     愿更多低保户生活充满阳光

      走进张敏家里,记者看到的不只是生活的困难,更多的是生活的希望。张敏家屋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10岁的女儿乖巧懂事,在政府的帮扶下,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个人对未来都有美好的展望。

      成都市有城乡低保对象22万余人,张敏一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些群体因为各不相同的原因背负着生活的重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记者看到,政府的援手让张敏一家的日子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随着女儿的长大,他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我们祝愿更多的低保户,都能像张敏家一样,生活充满阳光。

      今年5月,我省21个市州对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上调。经过几次调整,我省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75.7元 (含临时价格补贴),占目标任务的113.4%;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77.1元,占目标任务的128.5%。

      讲述

     
     黄乃茜 石人南路社区居民

      今年我已经53岁,自己身体不好,儿女又在外地,要想将老母亲照顾好真不容易。今年3月,我将81岁的母亲吴亚华送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时我还怕年迈的母亲不同意去养老服务中心,没想到她居然同意了。因为这里近啊,随时我们母女都能见面,她就觉得能够习惯。我自己也觉得安心,毕竟自己的母亲生怕别人照顾不周。这里环境还不错,新装修的,屋子里有空调,冬暖夏凉。价格呢,我们老百姓也能承受。

      母亲吴亚华也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没多久在这里就结交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看到她过得好,我也就满足了。今年我们只签了一年合同,打算明年还继续签。

      甘德成 双流县中心敬老院老人

      我今年72岁了。2008年12月,我来到敬老院。现在我是院民自治委员会中会计组的组员。别看我只是组员,院长的账我可是要查的,每月开支怎么用,我心里有数。

      在这里生活好不好?你看我的精神面貌就晓得!每天我5点半就起床了,在外面散步,散步回来就吃早餐,然后就带我的孙儿石周。石周今年三岁了,是被遗弃的孤儿。现在也和我们一起住在院里。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农村五保老人不用担心每天的生活,在这里能安度晚年。

      数字

      
    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保障工程方面,我省资金安排总额为116.79亿元,上半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达到87.54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74.96%。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75.7元(含临时价格补贴);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77.1元。

      城乡低保标准

      今年21个市(州)全部调整了城乡低保标准,并按照新标准相应提高救助水平。截至6月底,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值分别达242元/月和1252元/年,较2010年分别提高35元和268元。

      农村五保供养

      新建、改扩建敬老院42所,新增床位3647张,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730人(户),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49%。

      

      
    责任编辑: 秦晓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个低保户的美好愿景

  • 2011年08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百姓点评: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现场

      8月4日中午,成都市青羊区石人南路某小院内,低保户张敏刚给女儿和侄女做好面条,小小的餐桌只能坐下两个人。张敏打算等她们吃好后再做自己的面条。此时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张敏的妻子正在外打工,中午一般不回家。

      见记者到来,年仅10岁的女儿小研立即把自己坐着的凳子让出来,递了过来。然后自己半蹲着继续吃着美味的面条。

      9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

      张敏现年已快50岁。他年仅9个月时,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一场高烧后,他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张敏回忆道。

      小儿麻痹症使得张敏成为重度残疾。从此之后,他的生命与周围的孩子大不一样起来。不过,张敏是个乐观自强的人,虽然他无法像常人一样正常读书、工作,但凭着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练就的好手艺,他进入了当时青羊区办的一家工厂,做一点技术工作。

      张敏的妻子来自农村,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勤劳善良,一家人生活也算过得和谐愉快。

      生活还算平淡充实,可谁也没想到的是,1999年,张敏所在的单位垮了。从此,张敏一家的生活来源彻底没有了。2001年,他的女儿又出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煎熬了。

      住上公房拿到低保

      张敏家现在的房子两室一厅,居住面积47平方米。虽然房屋老旧,但简单装修后收拾得干净整洁。

      他的家原来住在顺城街附近,后来伴随着城市建设,拆迁到了石人南路。“当时的房子就是公房,现在拆迁后到了这里还是住的公房。一家人总算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了,我们一家都很满足。”张敏说,如今,他和女儿能从民政部门各自每月拿到近300元的低保补助,自己还能从残联拿到50至100元的补助。

      “低保的标准是每个人每月300元,有收入但不足每月300元的就补足到300元。”张敏作为残疾人,她女儿作为学龄儿童,本来低保标准要比300元还要上浮10%-20%,但由于妻子打工能补贴一定家用。按照补差要求,他和女儿每月可各拿到200多元。“这些钱其实还是不够家用。我还是要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补贴家用。”

      石人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卿燕评价道,“真不容易,在我们社区的低保户里,张敏比较乐观自强,家庭氛围也很和谐。”

      女儿健康成才是最大心愿

      其实,最让张敏欣慰的是他的女儿,小研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次期末考试语文94分,英语91分,数学……”小研不好意思透露自己的数学成绩,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成绩很在意。

      小研今年四年级,她正享受着九年制义务教育,上学不仅不用交一分钱学费,社区每个月还免费送给她一箱牛奶。

      “孩子健康成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张敏慈爱地看着小研。“我的心愿就是考上大学,不,我还要读研究生,以后好好报答我爸爸和妈妈。”小研笑了起来。

      手记

     
     愿更多低保户生活充满阳光

      走进张敏家里,记者看到的不只是生活的困难,更多的是生活的希望。张敏家屋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10岁的女儿乖巧懂事,在政府的帮扶下,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个人对未来都有美好的展望。

      成都市有城乡低保对象22万余人,张敏一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些群体因为各不相同的原因背负着生活的重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记者看到,政府的援手让张敏一家的日子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随着女儿的长大,他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我们祝愿更多的低保户,都能像张敏家一样,生活充满阳光。

      今年5月,我省21个市州对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上调。经过几次调整,我省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75.7元 (含临时价格补贴),占目标任务的113.4%;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77.1元,占目标任务的128.5%。

      讲述

     
     黄乃茜 石人南路社区居民

      今年我已经53岁,自己身体不好,儿女又在外地,要想将老母亲照顾好真不容易。今年3月,我将81岁的母亲吴亚华送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时我还怕年迈的母亲不同意去养老服务中心,没想到她居然同意了。因为这里近啊,随时我们母女都能见面,她就觉得能够习惯。我自己也觉得安心,毕竟自己的母亲生怕别人照顾不周。这里环境还不错,新装修的,屋子里有空调,冬暖夏凉。价格呢,我们老百姓也能承受。

      母亲吴亚华也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没多久在这里就结交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看到她过得好,我也就满足了。今年我们只签了一年合同,打算明年还继续签。

      甘德成 双流县中心敬老院老人

      我今年72岁了。2008年12月,我来到敬老院。现在我是院民自治委员会中会计组的组员。别看我只是组员,院长的账我可是要查的,每月开支怎么用,我心里有数。

      在这里生活好不好?你看我的精神面貌就晓得!每天我5点半就起床了,在外面散步,散步回来就吃早餐,然后就带我的孙儿石周。石周今年三岁了,是被遗弃的孤儿。现在也和我们一起住在院里。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农村五保老人不用担心每天的生活,在这里能安度晚年。

      数字

      
    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保障工程方面,我省资金安排总额为116.79亿元,上半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达到87.54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74.96%。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75.7元(含临时价格补贴);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77.1元。

      城乡低保标准

      今年21个市(州)全部调整了城乡低保标准,并按照新标准相应提高救助水平。截至6月底,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值分别达242元/月和1252元/年,较2010年分别提高35元和268元。

      农村五保供养

      新建、改扩建敬老院42所,新增床位3647张,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730人(户),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49%。

      

      
    责任编辑: 秦晓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