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促改革强生产惠民生 农村经济成就辉煌——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 2018年09月03日 16时59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40年,四川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农村各项改革的前哨,扎实“多予”“少取”“放活”,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出台了以保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措施、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脱贫攻坚为重心的系列扶农惠农促农政策,四川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实力增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力度空前,从2004年开始,连续15年中央1号文件锁定“三农”,先后颁布了全面取消农业税、退耕还林保护工程、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惠农、扶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日益丰富,农业经济日益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一)农业经济总量跳跃式增长。

      1978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7亿元,经过40年的发展,2017年达到6963.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6868.1亿元,增长71.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6820.9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6725.2亿元,增长70.3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82.2亿元,增加至4369.2亿元,增加4287.0亿元,增长52.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2.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4200.6亿元,增长51.1倍。

      从发展阶段看,四川农业经济总量跨越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跨越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1979年跃上100亿元台阶,用了5年的时间在1984年再上200亿元台阶;之后又用了11年的时间,在1995年跃上1000亿元的台阶;再用了9年的时间,在2004年跃上2000亿元的台阶;而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仅用了8年的时间,并且在2015年成功跃上6000亿元的新台阶(见表一)。

      
      表一:主要年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倍

      
      
    指 标  1978年 1995年 2004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5.7 1114.0 2252.3 6377.8 6963.8 6868.1 71.8
    农业 73.9 645.2 987.7 3335.5 4016.0 3942.1 53.3
    林业 3.2 34.3 62.7 205.8 239.1 235.9 73.7
    牧业 18.2 413.8 1097.6 2515.6 2326.7 2308.5 126.8
    渔业 0.4 20.6 65.7 210.5 239.1 238.7 596.7
    服务业 0.0 0.0 38.6 110.4 142.9 142.9 2.7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2.2 662.5 1415.5 3745.3 4369.2 4287.0 52.2


      注:服务业增长倍数为2017年比2004年。

      同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也在1980年跃上100亿元台阶后,在1987年跃上200亿元(202.3亿元)台阶,在2002年再上1000亿元(1048.0亿元)新台阶,并在2007年、2012年、2016年分别跃上2000亿元(2032.0亿元)、3000亿元(3297.2亿元)和4000亿元(4002.2亿元)的台阶。

      (二)农业经济内部构成由两家独大向多元化转变。

      1978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和畜牧业占了96.2%,而林业和渔业分别仅占3.4%和0.4%,农林牧渔服务业基本为零。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和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更是从无到有,促进了农业经济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全省农业、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至91.1%,下降5.1个百分点,林业和渔业则上升至6.8%,上升3.0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2.1%(见图一)。

      
      图一:1978年、2017年各行业占总产值比重图
      单位:%


      二、农林牧渔业生产齐头并进,亮点纷呈

      (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迅速。

      1.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地区唯一的产粮大省,改革开放40年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均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来抓,特别是2012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出台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抓粮食生产的工作力度,通过实施“米袋子”工程,从保粮食播种面积入手,狠抓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等措施,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全省产粮大县由2011年的12个增加至2017年的82个,并通过在产粮大县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确保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17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62.1万亩,比1978年减少1499.4万亩,下降13.4%,年均下降0.4%。但由于粮食亩产水平比1978年提高了69.7%,带动全省粮食产量2017年达到3498.4万吨,比1978年增产1116.6万吨(223.3亿斤),年均增长1.0%(见图二、图三)。


      
      图三:1978-2017年粮食亩产变化情况
      单位:公斤/亩,%


      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群众“菜篮子”不断丰富。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实施了“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及食用菌、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加快创建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基地建设,促进了四川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群众“菜篮子”不断丰富。2017年,全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05.2万亩,比1978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3.1%;油料产量323.5万吨,增长5.1倍,年均增长4.8%。蔬菜面积2109.4万亩,比1998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3.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23.0万吨,比1998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4.7%。水果总产量1026.8万吨,比1978年增长56.7倍, 年均增长11.0%。茶叶总产量28.3万吨,比1978年增长13.9倍,年均增长7.2%(见表二)。

      
      表二:1978-2017年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吨、%


      
    指标 1978年 1987年 1998年 2007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增长
    油料作物 52.8 140.6 146.4 228.5 323.5 270.7 4.8
    蔬菜及食用菌 0.0 0.0 1888.4 3001.9 4523.0 4523.0 4.7
    水果 17.8 76.0 212.9 592.0 1026.8 1009.0 11.0
    茶叶 1.9 7.7 5.1 13.0 28.3 26.4 7.2


      注:蔬菜和食用菌年均增长为2017年比1998年。

      3.种植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的前提下,种植业结构不断改善,由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粮、油、菜、果生产为主,茶、中草药材生产为辅,产量稳定增长,产品丰富多样。2017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84.0%下降为65.8%,下降了18.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由16.0%上升至34.2%。

      (二)林业生态环境由破坏到修复成效卓越,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

      四川林业资源丰富,属全国第二大林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林业发展经历了森林破坏严重到林业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的曲折过程。改革开放至1998年以前,四川经历了由出门见绿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各地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育主体、促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四川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以来,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截至2017年末,全省林地面积36036.0万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9.4%,居全国第3位;森林面积25885.5万亩,居全国第4位,其中有林地23013.0万亩、灌木林地11472.0万亩、未成林地264.0万亩、苗圃地3.0万亩。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10年控制在0.1‰以下,低于国家1‰的控制指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续多年控制在0.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和测报准确率均提高到95%以上。

      2.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全省坚持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为补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2.0%提高到2017年的38.2%,提高了26.2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共有347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1.38亿株,

      3.自然资源保护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省林业系统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湿地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23个,保护管理面积达1.09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0个。自1989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来,经过近30年的努力,目前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13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省级森林公园62个),以九寨国家森林公园、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大发展。

      4.林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四川林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林业产业基地超过1亿亩,其中现代基地2761万亩;涉林企业7748家,木竹人造板产能达到1323万立方米、木竹地板产能达到2190万平方米、木竹家具产能达3929万件(套)、竹浆造纸(含竹纤维)产能达180万吨,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达170万吨;成都平原区林板家具、川南竹产业、川东北特色经济林和川西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畜牧业发展兴旺,畜禽产品产量倍增。

      从1978年到2017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四川畜牧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化畜牧业发展到现代畜牧业发展,全省畜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畜牧强省之路。

      1.畜牧业发展基础牢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适时调整畜牧经济发展思路,出台发展畜牧业的有关决定,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畜牧业的长期稳定。狠抓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狠抓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监控;创新体制,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优化生猪品种品质和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为重点,围绕生猪产业控量提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禽兔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畜牧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2.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拥有60多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出栏量稳坐头把交椅。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 6579.1万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9.4%,比第二位的河南省多359.1万头。出栏量比1978年增加了4965.1万头,增3.1倍,年均增长3.7%(见表三)。

      
      表三:2017年生猪出栏量全国排前10位省份情况
      单位:万头

      
      
    地 区 生猪出栏 全国排位 地 区 生猪出栏 全国排位
    四 川 6579.1 1 云 南 3795.1 6
    河 南 6220.0 2 河 北 3785.3 7
    湖 南 6116.3 3 广 东 3712.0 8
    山 东 5180.7 4 广 西 3355.1 9
    湖 北 4448.0 5 江 西 3180.5 10


      3.草食牲畜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对牛、羊、兔等草食牲畜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各地积极发展草食牲畜养殖,草食牲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全省牛出栏267.3万头,比1980年增加了218.6万头,

      增4.5倍,年均增长4.7%;羊出栏1780.4万只,比1980年增加1408.4万只,增3.8倍,年均增长4.3%。

      4.家禽生产稳步发展。家禽养殖由农户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畜禽养殖专业户和企业。近年来,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进一步推动了家禽养殖稳步发展。2017年,全省家禽出栏65259.8万只,比1985年增加55653.2万只,年均增长6.2%;禽蛋产量144.5万吨,比1985年增加了121.5万吨,年均增长5.9%。

      5.主要畜产品产量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兴旺发展的畜牧业,带来畜产品产量倍增,满足了这一需求。201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62.5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584.5万吨,增7.5倍,年均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472.2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396.2万吨,增5.2倍,年均增长4.8%。牛奶产量63.8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58.0万吨,增10.0倍,年均增长6.3%。

      (四)渔业政策实施到位,渔业生产实现突破。

      四川省水资源丰富,鱼类种类繁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渔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渔业政策有效调整,渔业规模化、产业化稳步推进。

      1.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40年来,全省水库生态养殖、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水产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淡水养殖面积达到282.6万亩,稻田养鱼面积464.5万亩;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4.5万吨,比1978年增加151.4万吨,增长49.5倍,年均增长10.5%。

      2.水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四川水产品养殖品种不断丰富,到目前已发展到30多个品种,包括了鱼类、甲壳类、贝类等。养殖鱼类除大宗淡水鱼中的草鱼、鲢、鳙、鲤、鲫、魴外,名优鱼类的养殖产量也逐步上升。2017年,全省特色名优鱼类产量达31.2 万吨,其中:鲶鱼8.0万吨、鮰鱼6.8万吨、鳊鲂3.4万吨、泥鳅3.3万吨、黄颡鱼3.3万吨、鲈鱼1.7万吨、黄鳝1.2万吨。

      3.质量安全切实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发布并实施98项水产地方标准,创建了5个国家级水产标准化示范县。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截至2017年末,全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89个、面积4万公顷,占水产养殖面积的21.4%,无公害水产品达到896个。

      4.科技兴渔成效显著。40年来,全省先后有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有150余项获得地、厅级奖励。现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创新团队试验站2个,特种水产创新团队试验站1个,科技研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农业增产增效基础进一步夯实

      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四川都未能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为夯实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从新农村建设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瞄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抓好交通、水利、生态环保、农机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2017年,全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5个,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建设12个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推进低温绿色储粮项目建设,建成低温绿色储备库58个,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可为企业每吨粮食增加100元以上的收益。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亿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专项工程建设,截至2017年末,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新增71个乡镇、2547个建制村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分别达到98.9%、97.3%,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2万公里。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末,全省99.3%的村通公路,比2006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进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85.0%,比2006年提高了65.1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82.6%,比2006年提高了71.5个百分点。

      (二)农业科技全面推进。

      积极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载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优化整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科技人员技术培训资源。截至2017年末,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7319个,核定人员编制42697人,编制内实有人数35684人,乡镇在岗农技人员本、专科占76.7%,高、中级以上职称占41.8%;21个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被农业部认定为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7年,全省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30.0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4102.8万千瓦,增长11.9倍,年均增长6.8%。耕种收的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拖拉机23.1万台、耕整机159.39万台、旋耕机20.93万台、播种机2.46万台、水稻插秧机0.93万台、排灌动力机械110.58万台、联合收获机3.6万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57.0%。二是设施农业面积实现突破发展。2017年,全省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有效灌溉面积367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0%。

      (四)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的转变,电子商务、实体经营、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策划包装、储藏物流等全流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全面开花。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3个,实现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有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7个,镇(乡)电商综合服务站238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670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8.2%、54.8%、18.2%。全省有超过80.0%的村通宽带互联网,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累计帮助2万多人开设网店创业,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9万个。

      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1978年以来,四川“三农”发展突飞猛进,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推动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21世纪,四川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扶持力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三新”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一)土地集约化经营初具规模。

      1980年,四川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转变,土地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002.6万亩,耕地流转率达29.6%。其中,43.4%的土地流入农户、24.6%流入农民合作社。出租是最主要的耕地流转方式。56.3%的土地采用出租方式流转,采用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和其他流转形式的分别占27.1%、2.5%、3.0%、7.6%和3.6%。耕地流转主要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在以出租方式流转的耕地中,出租给本乡镇以内人口或单位的占出租耕地总数的76.9%,占流转土地总数的87.0%。

      (二)现代农业产业逐渐壮大。

      1.农业产业园区规模扩大。为加快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抓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农业、林业、农业科技等园区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建立了96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26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70个。分产业看,农业产业园区79个,林业产业园区8个,农业科技园区9个。全省农业园区当年投入的各项资金总计达到641.0亿元。年末从业人员162.6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111.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8.0%。

      2.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农业“三新”发展。鼓励开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户生产的带动作用,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产业化龙头企业446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4家,省级714家,市(州)级2303家,县级1368家。从经营范围看,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占29.6%;开展生产加工一体化经营的占21.3%;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的占6.5%。龙头企业总共带动农户1484.5万户,占全省年末乡村户数的71.9%。

      3.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户、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17年末,全省有规模户11.7万个,其中,注册为家庭农场的3.9万个;有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6.4万个。农民合作社中,标准化生产的占31.7%,拥有注册商标的占14.0%,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占12.5%,创办了加工实体的占8.5%。能按可分配盈余返还成员的占37.2%。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1.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入到非农行业的劳动大军中。1978年—201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2524.2万人减少到1792.9万人,年均下降0.9%;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由562.8万人增加到3079.1万人,年均增长4.5%。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1978年的81.8%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45.0个百分点。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由单一贮藏保鲜功能,向集筛选、分级、清洗、保鲜、冷藏、烘干、包装、贴牌、质检、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转变。2017年,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万亿元。监测的主要产品中:加工熟肉制品17.7万吨、速冻食品11.9万吨、膨化食品5万吨、乳制品146.2万吨、冷冻饮品26.1万吨。

      3.乡村旅游蓬勃发展。1986年位于郫县(今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诞生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启动了四川乡村旅游的新模式。之后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了“五大产业带”,即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平原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甘孜、阿坝、凉山为重点的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巴中、达州、广安等为重点的红色故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乐山、宜宾、泸州等为重点的川南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德阳、绵阳、阿坝等为重点的灾后重建新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截至2017年末,全省累计建成农业主题公园440个,打造休闲农业专业村1400个,认定首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100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80个。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县16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个。目前,全省有5000个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1万家。2017年,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

      五、教育文化卫生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一)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乡镇开办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学情况在全国领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成果显示,2016年全省有小学8920个,小学在校学生417.0万人。有幼儿园、托儿所的乡镇4024个,占乡镇总数的93.6%;有小学的乡镇4248个,占乡镇总数的98.3%。有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学的乡镇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深入推进“9+3”免费教育计划,2017年全省中职招生38.36万人,其中,农村生源占80%左右。

      (二)农村文化、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一是文化事业大力推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878个,涉及农户273.6万户,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160个,占全省行政村的48.98%。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3481个、市级四好村14828个、县级四好村21122个。共有乡村图书馆文化站19474个,剧场、影剧院615个,体育场馆660个,农民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二是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截至2017年末,全省乡村有医疗卫生机构3.5万个,床位51.8万张,职业(助理)医师19.2万人,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农村社会保障显著加强。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打破了千年以来的“养儿防老”格局。2017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已达到3300元/年,平均标准则达到3600元/年,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农村“三无”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超过65%。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18.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85.4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8.2万人。

      六、农民收入不断上新台阶,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历了满足温饱到追求生活质量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空前重视,出台了力度空前的各种惠农富农政策,有力地拉动了四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活消费热情,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收入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1978年以来,四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7.1元增加到2017年的12226.9元[1],增长95.2倍,年均增长12.4%;并分别在1995年、2010年、2015年迈上1000元、5000元、10000元大关。

      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的历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66:1缩小到1982年的1.74:1;之后,随着城镇改革开放,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并于1994年达到峰值(3.48:1);2010年后,中央相继出台的统筹城乡、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在四川落地落实,四川农民增收保持了“两个高于”(即四川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缩小,至2017年缩小至2.51:1。

      (二)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农民收入结构是传统的农业经营收入唱“独角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各项惠农富农补贴相继出台,四川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四项收入齐头并进,形成了“大合唱”的良好局面。2017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32.8%,比1990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达到25.1%,提高了20.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比为39.4%,下降了40.0个百分点(见表四)。

      
      表四:1978-2017年主要年份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单位:元、%

      
      
    指 标 1978年 1990年 2010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

      增长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1 557.8 5086.9 10247.4 12226.9 12099.8 12.4
    一、工资性收入 100.8 85.4 2248.2 3463.5 4016.1 3915.3 9.9
    二、经营净收入 14.0 443.1 2263.3 4197.3 4821.4 4807.4 16.2
    三、转移净收入 11.1 24.7 144.0 2363.0 3066.9 3055.8 15.5
    四、财产净收入 1.2 4.6 431.4 223.6 322.5 321.3 15.4


      (三)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四川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20.3元,增加到2017年的11396.7元,增加11276.4元,增长93.7倍,年均增长12.4%。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由解决温饱向注重生活品质转变。2017年,四川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比1978年下降了36.4个百分点;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下降了5.6个百分点。主要用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分别提高了2.6、12.0、7.2、8.2个百分点。

      
      表五:1978-2017年主要年份四川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人、%

      
      
    指 标 1978年 1990年 2010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增长
    生活消费支出 120.3 509.2 4550.1 9250.6 11396.7 11276.4 12.1
    1.食品 88.5 330.0 2107.2 3618.4 4235.2 4146.7 10.2
    2.衣着 13.9 35.5 246.6 580.4 682.9 669.0 10.2
    3.居住 9.8 72.3 825.4 1675.4 2157.1 2147.3 14.4
    4.生活用品及服务 5.2 24.4 284.9 659.9 782.4 777.2 13.4
    5.医疗保健 0.1 13.9 416.6 1019.8 1378.3 1378.2 26.9
    6.交通通信 0.2 4.2 290.1 699.4 847.7 847.5 23.2
    7.教育文化娱乐 1.7 24.5 318.6 839.8 1093.6 1091.9 17.5
    8.其他商品及服务 0.9 4.4 60.7 157.5 219.6 218.7 14.7


      (四)能源通信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居住水平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川农村电灯没有油灯亮,农民住的是土坯(茅屋)房,饮的是沟渠(堰塘)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级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深入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16年,全省有45.9%的村通天然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0个百分点;98.7%的村通电话,比2016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84.0%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比2016年提高了23.0个百分点;有71.4%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比2016年提高了66.8个百分点。有86.1%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2.1%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8.8%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

      (五)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渐普及,质量不断提高。

      1978年,四川农村除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外(每百户拥有5.8辆),基本没有其他耐用消费品。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机等基本耐用消费品已全面普及,家用汽车、摩托车、空调、计算机等提高生活品质的耐用消费品也快速增长。2017年,四川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1台、电冰箱96.2台、洗衣机89.9台、移动电话机242.0部。家用汽车由2000年的0.1辆/百户增加到13.4辆/百户,空调由2000年的0.2台/百户增加到40.3台/百户,计算机由2008年的2.2台/百户增加到17.7台/百户,热水器由2000年的3.9台/百户增加到65.8台/百户,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改革开放40年,四川农业乘改革之风破浪前行,取得了骄人成绩,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进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川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创四川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1]从2013年起,四川开展了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与2012年前的分城镇、农村住户调查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本文中,1978年至2012年的农民收入数据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后的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促改革强生产惠民生 农村经济成就辉煌——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 2018年09月03日 16时59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40年,四川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农村各项改革的前哨,扎实“多予”“少取”“放活”,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出台了以保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措施、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脱贫攻坚为重心的系列扶农惠农促农政策,四川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实力增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力度空前,从2004年开始,连续15年中央1号文件锁定“三农”,先后颁布了全面取消农业税、退耕还林保护工程、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惠农、扶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日益丰富,农业经济日益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一)农业经济总量跳跃式增长。

      1978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7亿元,经过40年的发展,2017年达到6963.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6868.1亿元,增长71.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6820.9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6725.2亿元,增长70.3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82.2亿元,增加至4369.2亿元,增加4287.0亿元,增长52.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2.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4200.6亿元,增长51.1倍。

      从发展阶段看,四川农业经济总量跨越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跨越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1979年跃上100亿元台阶,用了5年的时间在1984年再上200亿元台阶;之后又用了11年的时间,在1995年跃上1000亿元的台阶;再用了9年的时间,在2004年跃上2000亿元的台阶;而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仅用了8年的时间,并且在2015年成功跃上6000亿元的新台阶(见表一)。

      
      表一:主要年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倍

      
      
    指 标  1978年 1995年 2004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5.7 1114.0 2252.3 6377.8 6963.8 6868.1 71.8
    农业 73.9 645.2 987.7 3335.5 4016.0 3942.1 53.3
    林业 3.2 34.3 62.7 205.8 239.1 235.9 73.7
    牧业 18.2 413.8 1097.6 2515.6 2326.7 2308.5 126.8
    渔业 0.4 20.6 65.7 210.5 239.1 238.7 596.7
    服务业 0.0 0.0 38.6 110.4 142.9 142.9 2.7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2.2 662.5 1415.5 3745.3 4369.2 4287.0 52.2


      注:服务业增长倍数为2017年比2004年。

      同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也在1980年跃上100亿元台阶后,在1987年跃上200亿元(202.3亿元)台阶,在2002年再上1000亿元(1048.0亿元)新台阶,并在2007年、2012年、2016年分别跃上2000亿元(2032.0亿元)、3000亿元(3297.2亿元)和4000亿元(4002.2亿元)的台阶。

      (二)农业经济内部构成由两家独大向多元化转变。

      1978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和畜牧业占了96.2%,而林业和渔业分别仅占3.4%和0.4%,农林牧渔服务业基本为零。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和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更是从无到有,促进了农业经济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全省农业、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至91.1%,下降5.1个百分点,林业和渔业则上升至6.8%,上升3.0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2.1%(见图一)。

      
      图一:1978年、2017年各行业占总产值比重图
      单位:%


      二、农林牧渔业生产齐头并进,亮点纷呈

      (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迅速。

      1.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地区唯一的产粮大省,改革开放40年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均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来抓,特别是2012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出台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抓粮食生产的工作力度,通过实施“米袋子”工程,从保粮食播种面积入手,狠抓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等措施,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全省产粮大县由2011年的12个增加至2017年的82个,并通过在产粮大县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确保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17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62.1万亩,比1978年减少1499.4万亩,下降13.4%,年均下降0.4%。但由于粮食亩产水平比1978年提高了69.7%,带动全省粮食产量2017年达到3498.4万吨,比1978年增产1116.6万吨(223.3亿斤),年均增长1.0%(见图二、图三)。


      
      图三:1978-2017年粮食亩产变化情况
      单位:公斤/亩,%


      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群众“菜篮子”不断丰富。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实施了“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及食用菌、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加快创建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基地建设,促进了四川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群众“菜篮子”不断丰富。2017年,全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05.2万亩,比1978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3.1%;油料产量323.5万吨,增长5.1倍,年均增长4.8%。蔬菜面积2109.4万亩,比1998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3.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23.0万吨,比1998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4.7%。水果总产量1026.8万吨,比1978年增长56.7倍, 年均增长11.0%。茶叶总产量28.3万吨,比1978年增长13.9倍,年均增长7.2%(见表二)。

      
      表二:1978-2017年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吨、%


      
    指标 1978年 1987年 1998年 2007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增长
    油料作物 52.8 140.6 146.4 228.5 323.5 270.7 4.8
    蔬菜及食用菌 0.0 0.0 1888.4 3001.9 4523.0 4523.0 4.7
    水果 17.8 76.0 212.9 592.0 1026.8 1009.0 11.0
    茶叶 1.9 7.7 5.1 13.0 28.3 26.4 7.2


      注:蔬菜和食用菌年均增长为2017年比1998年。

      3.种植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的前提下,种植业结构不断改善,由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粮、油、菜、果生产为主,茶、中草药材生产为辅,产量稳定增长,产品丰富多样。2017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84.0%下降为65.8%,下降了18.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由16.0%上升至34.2%。

      (二)林业生态环境由破坏到修复成效卓越,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

      四川林业资源丰富,属全国第二大林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林业发展经历了森林破坏严重到林业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的曲折过程。改革开放至1998年以前,四川经历了由出门见绿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各地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育主体、促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四川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以来,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截至2017年末,全省林地面积36036.0万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9.4%,居全国第3位;森林面积25885.5万亩,居全国第4位,其中有林地23013.0万亩、灌木林地11472.0万亩、未成林地264.0万亩、苗圃地3.0万亩。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10年控制在0.1‰以下,低于国家1‰的控制指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续多年控制在0.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和测报准确率均提高到95%以上。

      2.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全省坚持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为补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2.0%提高到2017年的38.2%,提高了26.2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共有347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1.38亿株,

      3.自然资源保护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省林业系统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湿地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23个,保护管理面积达1.09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0个。自1989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来,经过近30年的努力,目前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13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省级森林公园62个),以九寨国家森林公园、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大发展。

      4.林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四川林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林业产业基地超过1亿亩,其中现代基地2761万亩;涉林企业7748家,木竹人造板产能达到1323万立方米、木竹地板产能达到2190万平方米、木竹家具产能达3929万件(套)、竹浆造纸(含竹纤维)产能达180万吨,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达170万吨;成都平原区林板家具、川南竹产业、川东北特色经济林和川西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畜牧业发展兴旺,畜禽产品产量倍增。

      从1978年到2017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四川畜牧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化畜牧业发展到现代畜牧业发展,全省畜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畜牧强省之路。

      1.畜牧业发展基础牢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适时调整畜牧经济发展思路,出台发展畜牧业的有关决定,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畜牧业的长期稳定。狠抓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狠抓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监控;创新体制,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优化生猪品种品质和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为重点,围绕生猪产业控量提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禽兔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畜牧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2.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拥有60多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出栏量稳坐头把交椅。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 6579.1万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9.4%,比第二位的河南省多359.1万头。出栏量比1978年增加了4965.1万头,增3.1倍,年均增长3.7%(见表三)。

      
      表三:2017年生猪出栏量全国排前10位省份情况
      单位:万头

      
      
    地 区 生猪出栏 全国排位 地 区 生猪出栏 全国排位
    四 川 6579.1 1 云 南 3795.1 6
    河 南 6220.0 2 河 北 3785.3 7
    湖 南 6116.3 3 广 东 3712.0 8
    山 东 5180.7 4 广 西 3355.1 9
    湖 北 4448.0 5 江 西 3180.5 10


      3.草食牲畜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对牛、羊、兔等草食牲畜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各地积极发展草食牲畜养殖,草食牲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全省牛出栏267.3万头,比1980年增加了218.6万头,

      增4.5倍,年均增长4.7%;羊出栏1780.4万只,比1980年增加1408.4万只,增3.8倍,年均增长4.3%。

      4.家禽生产稳步发展。家禽养殖由农户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畜禽养殖专业户和企业。近年来,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进一步推动了家禽养殖稳步发展。2017年,全省家禽出栏65259.8万只,比1985年增加55653.2万只,年均增长6.2%;禽蛋产量144.5万吨,比1985年增加了121.5万吨,年均增长5.9%。

      5.主要畜产品产量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兴旺发展的畜牧业,带来畜产品产量倍增,满足了这一需求。201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62.5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584.5万吨,增7.5倍,年均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472.2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396.2万吨,增5.2倍,年均增长4.8%。牛奶产量63.8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58.0万吨,增10.0倍,年均增长6.3%。

      (四)渔业政策实施到位,渔业生产实现突破。

      四川省水资源丰富,鱼类种类繁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渔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渔业政策有效调整,渔业规模化、产业化稳步推进。

      1.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40年来,全省水库生态养殖、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水产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淡水养殖面积达到282.6万亩,稻田养鱼面积464.5万亩;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4.5万吨,比1978年增加151.4万吨,增长49.5倍,年均增长10.5%。

      2.水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四川水产品养殖品种不断丰富,到目前已发展到30多个品种,包括了鱼类、甲壳类、贝类等。养殖鱼类除大宗淡水鱼中的草鱼、鲢、鳙、鲤、鲫、魴外,名优鱼类的养殖产量也逐步上升。2017年,全省特色名优鱼类产量达31.2 万吨,其中:鲶鱼8.0万吨、鮰鱼6.8万吨、鳊鲂3.4万吨、泥鳅3.3万吨、黄颡鱼3.3万吨、鲈鱼1.7万吨、黄鳝1.2万吨。

      3.质量安全切实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发布并实施98项水产地方标准,创建了5个国家级水产标准化示范县。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截至2017年末,全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89个、面积4万公顷,占水产养殖面积的21.4%,无公害水产品达到896个。

      4.科技兴渔成效显著。40年来,全省先后有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有150余项获得地、厅级奖励。现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创新团队试验站2个,特种水产创新团队试验站1个,科技研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农业增产增效基础进一步夯实

      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四川都未能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为夯实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从新农村建设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瞄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抓好交通、水利、生态环保、农机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2017年,全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5个,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建设12个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推进低温绿色储粮项目建设,建成低温绿色储备库58个,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可为企业每吨粮食增加100元以上的收益。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亿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专项工程建设,截至2017年末,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新增71个乡镇、2547个建制村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分别达到98.9%、97.3%,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2万公里。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末,全省99.3%的村通公路,比2006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进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85.0%,比2006年提高了65.1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82.6%,比2006年提高了71.5个百分点。

      (二)农业科技全面推进。

      积极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载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优化整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科技人员技术培训资源。截至2017年末,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7319个,核定人员编制42697人,编制内实有人数35684人,乡镇在岗农技人员本、专科占76.7%,高、中级以上职称占41.8%;21个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被农业部认定为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7年,全省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30.0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4102.8万千瓦,增长11.9倍,年均增长6.8%。耕种收的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拖拉机23.1万台、耕整机159.39万台、旋耕机20.93万台、播种机2.46万台、水稻插秧机0.93万台、排灌动力机械110.58万台、联合收获机3.6万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57.0%。二是设施农业面积实现突破发展。2017年,全省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有效灌溉面积367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0%。

      (四)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的转变,电子商务、实体经营、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策划包装、储藏物流等全流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全面开花。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3个,实现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有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7个,镇(乡)电商综合服务站238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670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8.2%、54.8%、18.2%。全省有超过80.0%的村通宽带互联网,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累计帮助2万多人开设网店创业,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9万个。

      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1978年以来,四川“三农”发展突飞猛进,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推动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21世纪,四川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扶持力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三新”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一)土地集约化经营初具规模。

      1980年,四川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转变,土地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002.6万亩,耕地流转率达29.6%。其中,43.4%的土地流入农户、24.6%流入农民合作社。出租是最主要的耕地流转方式。56.3%的土地采用出租方式流转,采用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和其他流转形式的分别占27.1%、2.5%、3.0%、7.6%和3.6%。耕地流转主要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在以出租方式流转的耕地中,出租给本乡镇以内人口或单位的占出租耕地总数的76.9%,占流转土地总数的87.0%。

      (二)现代农业产业逐渐壮大。

      1.农业产业园区规模扩大。为加快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抓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农业、林业、农业科技等园区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建立了96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26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70个。分产业看,农业产业园区79个,林业产业园区8个,农业科技园区9个。全省农业园区当年投入的各项资金总计达到641.0亿元。年末从业人员162.6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111.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8.0%。

      2.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农业“三新”发展。鼓励开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户生产的带动作用,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产业化龙头企业446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4家,省级714家,市(州)级2303家,县级1368家。从经营范围看,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占29.6%;开展生产加工一体化经营的占21.3%;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的占6.5%。龙头企业总共带动农户1484.5万户,占全省年末乡村户数的71.9%。

      3.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户、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17年末,全省有规模户11.7万个,其中,注册为家庭农场的3.9万个;有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6.4万个。农民合作社中,标准化生产的占31.7%,拥有注册商标的占14.0%,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占12.5%,创办了加工实体的占8.5%。能按可分配盈余返还成员的占37.2%。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1.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入到非农行业的劳动大军中。1978年—201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2524.2万人减少到1792.9万人,年均下降0.9%;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由562.8万人增加到3079.1万人,年均增长4.5%。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1978年的81.8%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45.0个百分点。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由单一贮藏保鲜功能,向集筛选、分级、清洗、保鲜、冷藏、烘干、包装、贴牌、质检、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转变。2017年,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万亿元。监测的主要产品中:加工熟肉制品17.7万吨、速冻食品11.9万吨、膨化食品5万吨、乳制品146.2万吨、冷冻饮品26.1万吨。

      3.乡村旅游蓬勃发展。1986年位于郫县(今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诞生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启动了四川乡村旅游的新模式。之后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了“五大产业带”,即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平原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甘孜、阿坝、凉山为重点的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巴中、达州、广安等为重点的红色故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乐山、宜宾、泸州等为重点的川南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德阳、绵阳、阿坝等为重点的灾后重建新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截至2017年末,全省累计建成农业主题公园440个,打造休闲农业专业村1400个,认定首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100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80个。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县16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个。目前,全省有5000个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1万家。2017年,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

      五、教育文化卫生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一)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乡镇开办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学情况在全国领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成果显示,2016年全省有小学8920个,小学在校学生417.0万人。有幼儿园、托儿所的乡镇4024个,占乡镇总数的93.6%;有小学的乡镇4248个,占乡镇总数的98.3%。有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学的乡镇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深入推进“9+3”免费教育计划,2017年全省中职招生38.36万人,其中,农村生源占80%左右。

      (二)农村文化、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一是文化事业大力推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878个,涉及农户273.6万户,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160个,占全省行政村的48.98%。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3481个、市级四好村14828个、县级四好村21122个。共有乡村图书馆文化站19474个,剧场、影剧院615个,体育场馆660个,农民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二是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截至2017年末,全省乡村有医疗卫生机构3.5万个,床位51.8万张,职业(助理)医师19.2万人,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农村社会保障显著加强。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打破了千年以来的“养儿防老”格局。2017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已达到3300元/年,平均标准则达到3600元/年,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农村“三无”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超过65%。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18.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85.4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8.2万人。

      六、农民收入不断上新台阶,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历了满足温饱到追求生活质量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空前重视,出台了力度空前的各种惠农富农政策,有力地拉动了四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活消费热情,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收入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1978年以来,四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7.1元增加到2017年的12226.9元[1],增长95.2倍,年均增长12.4%;并分别在1995年、2010年、2015年迈上1000元、5000元、10000元大关。

      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的历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66:1缩小到1982年的1.74:1;之后,随着城镇改革开放,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并于1994年达到峰值(3.48:1);2010年后,中央相继出台的统筹城乡、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在四川落地落实,四川农民增收保持了“两个高于”(即四川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缩小,至2017年缩小至2.51:1。

      (二)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农民收入结构是传统的农业经营收入唱“独角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各项惠农富农补贴相继出台,四川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四项收入齐头并进,形成了“大合唱”的良好局面。2017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32.8%,比1990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达到25.1%,提高了20.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比为39.4%,下降了40.0个百分点(见表四)。

      
      表四:1978-2017年主要年份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单位:元、%

      
      
    指 标 1978年 1990年 2010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

      增长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1 557.8 5086.9 10247.4 12226.9 12099.8 12.4
    一、工资性收入 100.8 85.4 2248.2 3463.5 4016.1 3915.3 9.9
    二、经营净收入 14.0 443.1 2263.3 4197.3 4821.4 4807.4 16.2
    三、转移净收入 11.1 24.7 144.0 2363.0 3066.9 3055.8 15.5
    四、财产净收入 1.2 4.6 431.4 223.6 322.5 321.3 15.4


      (三)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四川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20.3元,增加到2017年的11396.7元,增加11276.4元,增长93.7倍,年均增长12.4%。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由解决温饱向注重生活品质转变。2017年,四川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比1978年下降了36.4个百分点;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下降了5.6个百分点。主要用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分别提高了2.6、12.0、7.2、8.2个百分点。

      
      表五:1978-2017年主要年份四川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人、%

      
      
    指 标 1978年 1990年 2010年 2015年 2017年 2017年比1978年
    增加额 年均增长
    生活消费支出 120.3 509.2 4550.1 9250.6 11396.7 11276.4 12.1
    1.食品 88.5 330.0 2107.2 3618.4 4235.2 4146.7 10.2
    2.衣着 13.9 35.5 246.6 580.4 682.9 669.0 10.2
    3.居住 9.8 72.3 825.4 1675.4 2157.1 2147.3 14.4
    4.生活用品及服务 5.2 24.4 284.9 659.9 782.4 777.2 13.4
    5.医疗保健 0.1 13.9 416.6 1019.8 1378.3 1378.2 26.9
    6.交通通信 0.2 4.2 290.1 699.4 847.7 847.5 23.2
    7.教育文化娱乐 1.7 24.5 318.6 839.8 1093.6 1091.9 17.5
    8.其他商品及服务 0.9 4.4 60.7 157.5 219.6 218.7 14.7


      (四)能源通信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居住水平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川农村电灯没有油灯亮,农民住的是土坯(茅屋)房,饮的是沟渠(堰塘)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级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深入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16年,全省有45.9%的村通天然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0个百分点;98.7%的村通电话,比2016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84.0%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比2016年提高了23.0个百分点;有71.4%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比2016年提高了66.8个百分点。有86.1%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2.1%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8.8%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

      (五)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渐普及,质量不断提高。

      1978年,四川农村除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外(每百户拥有5.8辆),基本没有其他耐用消费品。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机等基本耐用消费品已全面普及,家用汽车、摩托车、空调、计算机等提高生活品质的耐用消费品也快速增长。2017年,四川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1台、电冰箱96.2台、洗衣机89.9台、移动电话机242.0部。家用汽车由2000年的0.1辆/百户增加到13.4辆/百户,空调由2000年的0.2台/百户增加到40.3台/百户,计算机由2008年的2.2台/百户增加到17.7台/百户,热水器由2000年的3.9台/百户增加到65.8台/百户,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改革开放40年,四川农业乘改革之风破浪前行,取得了骄人成绩,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进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川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创四川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1]从2013年起,四川开展了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与2012年前的分城镇、农村住户调查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本文中,1978年至2012年的农民收入数据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后的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