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面实施社会事业“五大工程” 着力构建民生“三大服务体系”

  • 2017年04月11日 11时04分
  • 来源: 省发展改革委
  • 【字体: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为核心,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社会事业“五大工程”,着力构建民生“三大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 

      一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支持158个县718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100个县1009所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86个县115所高中学校教学和生活类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水平。支持63所中等职业院校和5所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基本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支持4所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所需实训设施建设。支持6所本科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产教联盟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开展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试点。 

      二是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通过实施省老年医学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省肿瘤诊疗中心、省医养人才培养中心、省儿童医学中心、省中医医养中心、省中医医药转化中心等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工程项目,以及中医传承创新工程(5所重点中医医院和1个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3—5个大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体提升省级医疗卫生机构核心带动能力,努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倍增。重点支持包括88个贫困县在内的约160个县级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在肿瘤、儿科、中医、精神、老年病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支持约100个妇幼保健院、10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个地市级中心血站等建设项目,全面改善我省公共卫生服务条件。 

      三是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大剧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旅游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支持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周边景区建设,打造5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支持40个重点文化保护单位、3个历史文化名城及街区、7个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项目、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保护利用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和遗产资源保护设施、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设施等建设。 

      四是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重点支持80—100个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支持10—15个县级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临时监护照料和家庭服务。重点支持3—5个地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集中养护服务,逐步健全全省精神卫生福利服务网络。在火葬区新建或改扩建30—40个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规划建设68个市县两级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任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五是实施公共体育普及工程。通过改造或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033个,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成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进一步夯实我省足球运动发展基础,促进我省足球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支持120个县级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不断完善我省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条件。通过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能够开展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单项或多项体育健身活动,且不设固定看台的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6个,进一步扩大体育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身边健身场地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继续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和中央专项基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社会领域社会资本投资活力,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优化质量水平。全力推进“五大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民生“三大服务体系”。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域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型,群众认同度和满意度显著增加,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面实施社会事业“五大工程” 着力构建民生“三大服务体系”

  • 2017年04月11日 11时04分
  • 来源: 省发展改革委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为核心,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社会事业“五大工程”,着力构建民生“三大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 

      一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支持158个县718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100个县1009所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86个县115所高中学校教学和生活类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水平。支持63所中等职业院校和5所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基本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支持4所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所需实训设施建设。支持6所本科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产教联盟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开展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试点。 

      二是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通过实施省老年医学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省肿瘤诊疗中心、省医养人才培养中心、省儿童医学中心、省中医医养中心、省中医医药转化中心等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工程项目,以及中医传承创新工程(5所重点中医医院和1个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3—5个大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体提升省级医疗卫生机构核心带动能力,努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倍增。重点支持包括88个贫困县在内的约160个县级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在肿瘤、儿科、中医、精神、老年病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支持约100个妇幼保健院、10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个地市级中心血站等建设项目,全面改善我省公共卫生服务条件。 

      三是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大剧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旅游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支持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周边景区建设,打造5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支持40个重点文化保护单位、3个历史文化名城及街区、7个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项目、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保护利用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和遗产资源保护设施、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设施等建设。 

      四是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重点支持80—100个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支持10—15个县级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临时监护照料和家庭服务。重点支持3—5个地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集中养护服务,逐步健全全省精神卫生福利服务网络。在火葬区新建或改扩建30—40个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规划建设68个市县两级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任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五是实施公共体育普及工程。通过改造或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033个,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成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进一步夯实我省足球运动发展基础,促进我省足球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支持120个县级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不断完善我省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条件。通过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能够开展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单项或多项体育健身活动,且不设固定看台的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6个,进一步扩大体育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身边健身场地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继续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和中央专项基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社会领域社会资本投资活力,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优化质量水平。全力推进“五大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民生“三大服务体系”。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域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型,群众认同度和满意度显著增加,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