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三界”大数据 诊断矿山“健康状况”

  • 2016年08月25日 15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6年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的蒋耀港,毕业来到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安全技术工作。2年后,因为院县合作,他被选派到米易县担任县安监局总工程师。“没想到一干就是4年。为了满足米易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这种院县合作将成为该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长期模式,我也将继续干下去。”蒋耀港说,虽然这4年间,他远离家人,甚至没能见证女儿的出生,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却为米易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辖区内非煤矿山已经实现了三维立体化、可视化、数字化管理,成功预警多起险情,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这只是省安监局科技兴安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安监局积极倡导科技兴安战略,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大大提升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

      一张图

      助力筛查局部隐患

      在米易县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平台上,集中呈现域内风险源现状、最大影响范围、周边救援能力、分级管控类别、周期性筛查结果等信息的全域风险源“一张图”,是米易县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依据。“在利用高分卫星构建‘一张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表三维扫描和地下雷达探测技术进行隐患精准测控和风险诱因研判,即可形成天空、地表、地下‘三界’大数据诊断工作体系。”蒋耀港介绍,在技术层面上,目前已经实现了卫星数据异常的自动甄别、目标体单位激光测控自动诊断,大大提高了筛查局部隐患和诊别系统风险的能力、效率和精准度,“高分卫星进行风险筛查的精确单位是米,一旦发现矿山有异常,可派人实地三维扫描,精度可达到毫米。”

      利用这一技术,发现了不少隐患。如米易县新白马矿业万年沟尾矿库附近存在未搬迁点,人员活动频繁,容易发生淹溺事故;米易县元通矿业龙塘沟尾矿库红线区域内存在大量居民点和河流……针对这些被发现的隐患,蒋耀港会和“三界”大数据团队共同分析,并通过数据诊断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研判,及时组织群众撤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有效防范了事故发生。

      一张表

      将未知变为已知

      “化学工业的发展导致世界上每年新增数十万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性质怎样,是否易燃、易爆、有毒?”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利民很担忧。于是,他牵头申报了《自反应化学物质热危险性评价技术及装置研制》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今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科技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邓利民团队将重点关注新化合物的自燃点、闪点等重要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列成表格,方便使用。闪点是指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气,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事实上,在成都我们已经检测了一些化学工艺中间产物,并测出了它们的性质,从而并帮助企业很好地管理这些物质。”邓利民表示,他们计划通过2年至3年时间检测出相当数量新化合物的性质,研究出一套检测新化合物的标准方法,帮助其他科研机构检测新化合物。

      同时,四川科技职工大学作为省安监局的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也积极参与到了安全科技创新中,该校校长胡秀强带领团队申报了《关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职业精神监测与评估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成功后也将会有一张表格,这张表格将我们一些感性的认识,诸如“疲倦”“焦虑”等量化为心跳、血压、脑脉冲等数字指标。

      该项目研究成果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深远影响。记者发现,一些工人掌握的技能是符合工作要求的,但却因为情绪等问题造成了生产安全隐患。“比如早上跟老婆吵架了,下午开车就要冲一点。家里有人生病了,一些从事精细工种的工人也会走神引发事故……”胡秀强举例说。

      该项目将监测工人在工作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出这些指标与情绪的对应值,从而判断工人此时是否具有合适的精神状态。“举例来说,现在我们要求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时间,白天不超过4小时,而通过我们的技术则可以真正地监测司机此刻的精神状态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如果满足要求也许可以不止驾驶4小时,而不满足的话则4小时以内都必须停下来休息。”胡秀强说。

      一个梦

      希望实现与物对话

      “把物当人看,把人当己看,把己当医看。”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施富强希望实现与物对话,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准确了解物的性质、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应该怎样“治疗”。

      怀揣这样的梦想,施富强抓住了我国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机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风险点进行周期性筛查,掌握域内风险演变情况,建立重大风险源“健康档案”,并按照拟人化的模式开展诊断-分析-设计-治理(DADT)的循环防控、全寿命周期的过程控制,实现对矿山的科学化、精细化管控。基于这一理念,由他主持研究的《矿山立体可视化及数字化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了2015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现科技兴安,离不开重大安全科技项目的推动。去年底,省安监局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推荐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70个,今年4月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审,26个项目立项,立项数量位列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第2名。今年,省安监局继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科技项目攻关,公开征集项目93项,通过专家评审,确立安全生产科技攻关项目35个。“坚持科技引领、法制保障、文化支撑,用高新技术筑牢安全防线。”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诠释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对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记者 刘星)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界”大数据 诊断矿山“健康状况”

  • 2016年08月25日 15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6年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的蒋耀港,毕业来到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安全技术工作。2年后,因为院县合作,他被选派到米易县担任县安监局总工程师。“没想到一干就是4年。为了满足米易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这种院县合作将成为该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长期模式,我也将继续干下去。”蒋耀港说,虽然这4年间,他远离家人,甚至没能见证女儿的出生,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却为米易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辖区内非煤矿山已经实现了三维立体化、可视化、数字化管理,成功预警多起险情,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这只是省安监局科技兴安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安监局积极倡导科技兴安战略,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大大提升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

      一张图

      助力筛查局部隐患

      在米易县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平台上,集中呈现域内风险源现状、最大影响范围、周边救援能力、分级管控类别、周期性筛查结果等信息的全域风险源“一张图”,是米易县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依据。“在利用高分卫星构建‘一张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表三维扫描和地下雷达探测技术进行隐患精准测控和风险诱因研判,即可形成天空、地表、地下‘三界’大数据诊断工作体系。”蒋耀港介绍,在技术层面上,目前已经实现了卫星数据异常的自动甄别、目标体单位激光测控自动诊断,大大提高了筛查局部隐患和诊别系统风险的能力、效率和精准度,“高分卫星进行风险筛查的精确单位是米,一旦发现矿山有异常,可派人实地三维扫描,精度可达到毫米。”

      利用这一技术,发现了不少隐患。如米易县新白马矿业万年沟尾矿库附近存在未搬迁点,人员活动频繁,容易发生淹溺事故;米易县元通矿业龙塘沟尾矿库红线区域内存在大量居民点和河流……针对这些被发现的隐患,蒋耀港会和“三界”大数据团队共同分析,并通过数据诊断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研判,及时组织群众撤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有效防范了事故发生。

      一张表

      将未知变为已知

      “化学工业的发展导致世界上每年新增数十万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性质怎样,是否易燃、易爆、有毒?”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利民很担忧。于是,他牵头申报了《自反应化学物质热危险性评价技术及装置研制》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今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科技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邓利民团队将重点关注新化合物的自燃点、闪点等重要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列成表格,方便使用。闪点是指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气,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事实上,在成都我们已经检测了一些化学工艺中间产物,并测出了它们的性质,从而并帮助企业很好地管理这些物质。”邓利民表示,他们计划通过2年至3年时间检测出相当数量新化合物的性质,研究出一套检测新化合物的标准方法,帮助其他科研机构检测新化合物。

      同时,四川科技职工大学作为省安监局的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也积极参与到了安全科技创新中,该校校长胡秀强带领团队申报了《关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职业精神监测与评估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成功后也将会有一张表格,这张表格将我们一些感性的认识,诸如“疲倦”“焦虑”等量化为心跳、血压、脑脉冲等数字指标。

      该项目研究成果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深远影响。记者发现,一些工人掌握的技能是符合工作要求的,但却因为情绪等问题造成了生产安全隐患。“比如早上跟老婆吵架了,下午开车就要冲一点。家里有人生病了,一些从事精细工种的工人也会走神引发事故……”胡秀强举例说。

      该项目将监测工人在工作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出这些指标与情绪的对应值,从而判断工人此时是否具有合适的精神状态。“举例来说,现在我们要求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时间,白天不超过4小时,而通过我们的技术则可以真正地监测司机此刻的精神状态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如果满足要求也许可以不止驾驶4小时,而不满足的话则4小时以内都必须停下来休息。”胡秀强说。

      一个梦

      希望实现与物对话

      “把物当人看,把人当己看,把己当医看。”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施富强希望实现与物对话,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准确了解物的性质、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应该怎样“治疗”。

      怀揣这样的梦想,施富强抓住了我国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机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风险点进行周期性筛查,掌握域内风险演变情况,建立重大风险源“健康档案”,并按照拟人化的模式开展诊断-分析-设计-治理(DADT)的循环防控、全寿命周期的过程控制,实现对矿山的科学化、精细化管控。基于这一理念,由他主持研究的《矿山立体可视化及数字化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了2015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现科技兴安,离不开重大安全科技项目的推动。去年底,省安监局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推荐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70个,今年4月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审,26个项目立项,立项数量位列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第2名。今年,省安监局继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科技项目攻关,公开征集项目93项,通过专家评审,确立安全生产科技攻关项目35个。“坚持科技引领、法制保障、文化支撑,用高新技术筑牢安全防线。”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诠释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对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记者 刘星)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